章次公《药物学》.pdfVIP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章次公《药物学》

章次公 著 卷一 1、桂枝 自有清中叶苏医学说盛行以后,桂枝之价值遂无人能 解。病属外感,既不敢用之解肌,病属内伤,更不敢用之 以补中。不免有弃材之叹。编者遇有麻黄汤证,罹病者疑 麻黄之猛悍,辄以荆防代麻黄,而以桂枝佐之,亦效。盖 桂枝本质原无发汗之能力,以其辛香串散,故可助发汗药 之作汗。苏派医生所以不敢用桂枝,其理由之可得而言者, 不外“南方无真伤寒”,仲景之麻桂仅可施于北方人,非 江南体制柔弱者所能胜。故若辈一遇热病,无论伤寒温病, 一例以大豆卷,连翘,桑菊应付之,于此而欲中医之不式 微,难言之矣。近世药工剖切桂枝,必先以水浸三五日, 是桂枝芳香之性已受损失,苏派医生之较高明者,知桂枝 治寒饮,然量仅二三分,宁不可笑。自后世有“血家不宜 桂枝”之说,内伤病乃视桂枝如蛇蝎。其实桂枝辛温,能 使血液流行亢进,不宜于血证之属实热者固也。至若虚劳 羸弱,法当宗素问“劳者温之”之义。则桂枝正不妨与地 黄、黄芪同用,考之仲景之“桂枝龙骨牡蛎汤”、“小建中 汤”、“黄芪建中汤”,千金方之“炙甘草汤”,其所治均属 虚劳不足,亡血失精者。古人又何尝摒弃之而不用。“血 家忌桂枝”此非桂枝之不良,乃后人用桂枝不得其法之过 也。日本东洞翁征桂枝,谓仅能治咳逆上气,其次身体疼 痛,编者以为不足尽其所长。吾人对于桂枝之信仰,当以 邹澍之说为准。近世于寒湿痛风证,每以桂枝为引经药, 其意盖取以桂枝入肢之说。 2 、芍药 自宋元而后,上工大师之论芍药,莫不以酸寒收敛, 非黄宫绣一人而然也。 拙曹先生根据《本经》,独以为苦平开泄,殊有卓见。 然吾人居今日论芍药之功效,实不能受臭味之支配,芍药 之功用,以胃酸而敛固非,以味苦而泄亦非是。至论桂枝 汤中之芍药,而非监制桂枝者,其言殆足信矣。清邹澍《本 经疏证》已先拙曹先生言之。“营阴结于内,卫阳不得入, 则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营与卫周旋不舍,则 鼻鸣干呕,营与卫相持而终不相舍,则汗出矣,与桂枝汤。 芍药桂枝,一破阴,一通阳,且佐以生姜,解其周旋不舍 之维,使以甘枣,缓其相持之势,得微似有汗,诸证遂止, 此实和营布阳之功,断断非酸敛止汗之谓也。”(录自《本 经疏证》卷七第15 页)。后世以仲景于伤寒下之后脉促胸 满,桂枝汤去芍药,为芍药酸寒收敛之铁证。愚以为此后 人断章取义,不善读书之过,要知芍药之主治不在满,脉 促胸满,非芍药所主,故去之。设腹满时痛者,则芍药在 所必用。如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痛而时痛者,桂枝 加芍药汤主之,是其证也(此节摘录邹澍之说)。仲景去 芍药之方剂,又有伤寒下之后,微恶寒者,去芍药加附子 汤主之。此节与脉促胸满原系一章。据余云袖之研究,仲 景于恶寒恶风所以用附子之故,乃是皮面血液,所以恶寒 恶风,手足厥冷了。这也许是心力不足的缘故,也许是血 管收缩的缘故。心力不足就用一个强心的作用来治他,血 管收缩可以用麻酸药把那“血管运动神经”麻酸了,血管 便放大起来,皮肤的血就多了,就温暖起来了(见《余氏 医述》)。用附子所以强心,所以使血管放大,从方面观之, 可知皮肤血液不充者,非芍药所宜,血管收缩者,非疏泄 血分之芍药所能为。 或曰:芍药既非酸敛,则芍药之“泻肝”、“柔肝”、 “泄肝”、“敛肝”将全无根据,何以妇人肝病用之多效? 夫古籍之所谓肝病,大都类乎今日西医之所谓神经系疾 患,妇人性多悒郁,神经受病,神经性疼痛必多,芍药能 和缓止痛,故肝病用之多效。 自《和剂局方》有四物汤之制,近世遂视白芍药为妇 人养血重品,于是仲景用芍药之精义,乃无人领会。吾尝 谓宋人以来之医家,头脑均颟顸,若芍药真个补血,则考 仲景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一节,大黄与芍药相提并 论,则仲景岂非不通之尤?故吾人欲知芍药之真确功效, 宁暂屈宋元以后之上工大师为不同,为头脑颟顸。 司马相如列传,芍药之和,此“和”字颇能尽芍药所 长;东洞翁以芍药主结实拘挛,此亦和之效。结实拘挛在 宋元以后为肝急,芍药酸敛平肝,故能治之。实则结实拘 挛是组织神经之紧张收缩,芍药能和之,当是具和组织神 经之作用。 痢疾(赤痢)芍药有殊效,其作用之理尚不知,或亦 定痛作用,不然,则疏泄脓液,与外科用芍药,同一原理。 宁波郑松馆先生谓:近世药肆以芍药浸水中,三五日 然后用之切片,天然性味,损失比多,故芍药必用

文档评论(0)

maxm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