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6
- 0
- 1
- 约2.94千字
- 2016-03-25 发布
文档工具: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田径短跑—蹲踞式起跑教案
田径短跑—蹲踞式起跑教案
田径短跑之起跑
年级 人数 日期 执教 班级 组班形式 周次 课次 课题
田径短跑—蹲踞式起跑
重点 掌握短跑技术中的蹲踞式起跑技术。 难点 起跑时的身体姿势,做到蹬地有力,快速起跑并保持身体平衡。 学
习
目
标
1、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短跑中的蹲踞式起跑技术。
2、技能目标:学生基本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和动作要领。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其热爱集体、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 课序 时间安排 学习内容 运动负荷 学生活动 教师教法 次
数 时间 强度
课
堂
常
归
准
备
活
动
基
本
内
容
基
本
内
容
基
本
内
容
放
松
总
结
2
分
钟
5
分
钟
5
分
钟
5
分
钟
20
分
钟
6
分
钟
2
分
钟
1.集合队伍,教师整理队伍、检查人数、服装。
2.师生问好
3.讲述上课内容和课堂注意事项
4.教师安排见习生
一.慢跑(热身圈)
1.学生围绕田径场慢跑两圈。
2.学生按队伍男女各两排进行慢跑。
二、热身活动(徒手操)
总共7节,每节4个8拍,即4*8拍
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腰腹运动
4、膝关节运动
5、正压腿
6、侧压腿
7、手腕踝关节运动
一、起跑技术
1.蹲踞式起跑
(1)、普通式:前起跑器距起跑线一脚半长,后起跑器距前起跑器一脚半长。前后起跑器的支撑面与地面夹角约45度和60-80度,两起跑器的中轴线间隔约15厘米。
★技术特点:两手在起跑线前撑地,将两脚前掌放在起跑器脚踏板上,脚尖触底,后膝跪地,四指并拢,两手虎口张开,手臂伸支撑在起跑线后沿,两手间距比肩稍宽。身体重心适当前移,肩与起跑线在同一垂直面上,颈部放松等候口令。
(2)、拉长式:前起跑器距起跑线两脚长,后起跑器距前起跑器一脚长。起跑器的支撑面与地面的夹角和两起跑器的左右间隔与普通式基本相同。
★技术特点:两手在起跑线前撑地,将两脚前掌放在起跑器脚踏板上,脚尖触底,后膝跪地,四指并拢,两手虎口张开,手臂伸支撑在起跑线后沿,两手间距比肩稍宽。身体重心适当前移,肩与起跑线在同一垂直面上,颈部放松等候口令。
二、起跑练习
1.在直线跑道上练习起跑技术,起跑后向前跑20米。
2.20米后减速,从跑道两旁回到队伍。
3.教师发令,“各就位”,“预备”,“哔”
4.每个同学练习5组,每组20米。
★起跑时身体姿势:脚蹬离起跑器后,要积极加快腿蹬地与摆臂,保持身体平衡。起跑后第一步不应太大,脚着地后迅速转入后蹬,步长均匀地逐渐增大,直至途中跑的步长。身体前倾幅度随着步长和跑速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三、100米冲刺
1.运用所学的起跑技术,尽全力完成100冲刺
2.跑完的同学从跑道两旁回到队伍。
3. 教师发令,“各就位”,“预备”,“哔”
4.每人两组,每组100米。
四、放松总结
1.放松操
2.课堂总结
3.收拾器材
1
次
1
次
1
次
1
次
5
次
2
次
1
次
2分钟
5
分钟
5
分
钟
5
分
钟
20
分
钟
6
分
钟
2分钟
低
强度
低
强度
低强度
低强度
中等强度
高强度
低强度
1.体育委员集合队伍,等待教师。
2.师生问好。
3.队伍整齐,精神饱满,认真听老师宣布上课内容,积极配合。
★要求:快、静、齐
1.学生按队伍男女各两排进行慢跑,不得追逐打闹。
2.学生以体操队形散开站好。
3.跟着1.集合队伍,教师整理队伍、检查人数、服装。
2.师生问好
3.宣布上课内容和课堂注意事项
4.教师安排见习生
XXXXX XXXXX
XXXXX XXXXX
OOOOO OOOOO
OOOOO OOOOO
▲
★要求:集合迅速、队列整齐、精神饱满、纪律良好
1.教师整理学生队伍,按男女各两排进行。
2.注意安全问题。
3.教师喊口令,学生以体操队形散开。
4.教师在队伍前正中位置,喊口令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
★要求:教师口令清晰,
标准宏亮,动作标准。
1.教师整理队伍,男女各一边,教师在中间进行动作技术讲解。
2.教师一边讲解技术动作,指导学生模仿的动作。遇到错误动作马上纠正。
3.教师巡视学生练习情况,耐心回答学生的问题,手把手地教学生掌握动作。
4.注意安全。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要求:教师表达清晰,
动作标准。
1.教师整理队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