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细菌四体解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6章 螺旋体 目的:掌握螺旋体的基本特点, 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的致病特点及免疫性。熟悉螺旋体的种类、钩体的培养、抵抗力、分型免疫性。了解伯氏、回归热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传播媒介、传播途径、储存宿主、致病性、所致疾病及其诊断与防治。 方法:指导学生自学与课堂介绍 时间:1小时 螺旋体是一类细长、弯曲、柔软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基本结构与细菌类似:有细胞壁、核质、以二分裂繁殖和对抗生素敏感等。 根据螺旋的数目、大小和规则程度以及两螺旋的间距分5个属,对人和动物致病的有3个属: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圆柱形,长6~12 μm,直径0.1~0.2 μm,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到细密规则形似细小珍珠排列的细链。 无外鞭毛,运动活泼。呈S、C、8字形。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到两根内鞭毛外膜和肽聚糖之间,各由一端伸向菌体的中央,但不重叠。 G-,着色较难。常用Fontana镀银染色法将钩体染成棕褐色。 培养特性 常用Korthof培养基,pH7.4,28℃ 可见液体培养基呈半透明云雾状生长( 1周 ) 固体培养基上透明、不规则、2mm的扁平菌落(2周) 抵抗力 在中性的湿土和水里可存活数月。对青霉素敏感。 抗原构造与DNA同源性分类 1)抗原构造 属特异性抗原(糖蛋白或脂蛋白),为钩体分属的依据 群特异性抗原(类脂多糖复合物) 型特异性表面抗原(多糖蛋白复合物),为钩体分型的依据 目前已发现25个血清群,273个血清型。 我国19个血清群,74个血清型。 2)根据DNA杂交技术将主要的致病钩体分为6组。 流行环节 致病性 致病物质 溶血素:破坏红细胞膜,致小羊贫血、出血、肝肿大、黄疸和血尿,本质是鞘磷脂酶C 细胞毒因子:注入小鼠可致肌肉痉挛和呼吸困难 内毒素样的物质:结构、毒性类似于细菌内毒素,但毒性较低,成分略有差异 CPE物质:引起细胞退行性变化,可被灭活 所致疾病 钩体侵袭力极强,可突破完整的皮肤与粘膜 早期:3日左右出现中毒症侯群 “三症状”:畏寒发热、肌肉酸痛、全身乏力 “三体征”:眼结膜充血、胶肠肌压痛、淋巴结肿大 中期根据临床不同表现可分为四型 ①流感伤寒型。流行期本型多见,多数病例仅有早期中毒症侯群,较重病例有高热、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消化道症状、出血倾向等,可出现休克、呼吸心跳骤停等险象。 ②肺大出血型。是无黄愈钩体病弱人常见的死亡原因。进入危垂期,病人神志模糊转入昏迷,呼吸不规则,口鼻大量涌血,心跳减慢至停止。 ③黄疸出血型。病后4~8日出现黄疸,10日左右达高峰,肝脏肿大并有触痛,有出血、肾损害。急性肾功能不全是本型常见的死因。 ④脑膜脑炎型。病人有严重头痛、烦躁、啸睡、诱妄、瘫痪等脑炎症状,重症有昏迷、抽搐、急性脑水肿、脑疝及呼吸衰竭等,脑脊液分离钩体阳性率较高。 恢复期 多数患者可恢复 少数人可出现发热,眼后发症和闭塞性脑动脉炎 微生物学检查 病原分离 早期病人取血液,2周取尿,脑膜炎型取脑脊液 直接镜检:暗视野镜检、镀银染色、免疫荧光或酶染色 接种柯索夫培养基,分离钩体 动物试验:接种幼年豚鼠或金地鼠,1周后取血分离培养;死亡则取脏器分离 核酸检测:PCR、限制酶谱 血清学检查 显微镜凝集试验:显微镜下观察,可能呈现不规则的团块或蜘蛛状,效价1∶400以上为阳性;双份血清效价呈4倍以上增长者可确诊。 抗原凝集:双曲钩体的抗原与问号钩体患者的血清抗体可凝集,抗体以IgM为主,可以用于早期诊断 间接乳凝试验:钩体的可溶性抗原吸附于活性炭或乳胶上检测血清中抗体。 防治原则 对各型钩体病均应强调“三早一就”的治疗原则,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地治疗以减少搬运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一)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二)抗菌治疗 青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氨苄西林等亦有一定疗效。 赫氏反应:发生于首剂青霉素G注射后30分钟~4小时内,因大量钩体被杀灭后释放毒素所致,其症状为突然寒战、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心率、呼吸加快,原有的症状加重,并可伴有血压下降、四肢厥冷、休克、体温骤降等,一般持续30分钟至1小时,偶可导致肺弥漫性出血,应立即应用氢化考的松200~300 mg静滴或地塞米松5~10 mg静注,伴用镇静降温、抗休克等治疗。 预防 (一)消灭和管理传染源 疫区内应灭鼠 管理好猪、犬、羊、牛等家畜,防止病畜的尿污染水源、稻田、池塘、河流 加强动物宿主的检疫工作 发现病人及时隔离,并对排泄物如尿、痰等进行消毒 (二)切断传染途径 应对流行区的水稻田、池溏、沟溪、积水坑进行调查,因地制宜地结合水利建设对疫源地进行改造 加强疫水管理、粪便管理、修建厕所和改良猪圈、不让畜粪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