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改革与解体(可用).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 改革背景 A斯大林模式阻碍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B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民主法制遭破坏 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 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 勃列日涅夫改革 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 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二、苏联的解体 1985年 戈尔巴乔夫上台改革 改革重点:经济改革 结果:…… 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 “公开性”、“多元化”、“民主化”…… 结果:…… 苏联 从苏联到独联体 解体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解体含义:苏联分成好多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取代 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政治体制改革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根本原因: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请思考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苏先后进行 改革,但结果不同。为什么?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 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水平; ②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③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 民族关系; ④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 等采取正确的对策。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哪些经验教训?” ①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③要正确处理国内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 ④对西方采取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要采取正确的对策。 *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有哪些? 经济方面 1.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3.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积极性,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4.经济发展粗放,效益低下,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政治方面 权力高度集中斯大林手里,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忽视民主法治 斯大林逝世 一、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1894—1971) 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 “秘密报告”: 报告很大胆,后果很严重。 1956年,苏共二十大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为了推行改革,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将个人崇拜的根源仅仅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而没有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这种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 赫鲁晓夫改革 目的: 克服斯大林时期的弊端 措施: 评价: 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① 经济方面; ②政治方面。 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产生了什么后果? 做法: 错误地全盘否定斯大林,仅仅把弊端的根源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而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他虽然从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小修小补。 后果: 不但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反而因为改革激化了各种矛盾,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尼克松 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 一方面,他是一个敢于向社会主义旧政治、旧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实践对整个社会主义世界影响是巨大的。 另一方面,他改革中出现许多错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导致改革的成效不大,所以又是失败的改革家。 赫鲁晓夫改革   2、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人的改革?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是仍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经济改革重点:重工业 立陶宛宣布独立 “八一九”事件 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 “公开性”、“多元化”、“民主化”……不仅彻底否定了斯大林模式,进而否定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西方的多党制。 立陶宛宣布独立 “八一九”事件 结果: 苏联政治体制急剧变化,一党之变成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快。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 戈氏改革 经 济 改 革 没 能 打开局面 政治改革:以“人道的、民主的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放弃党的领导地位, 实行多党制 经济大滑坡 民族分离活动加剧 党内斗争尖锐、公开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