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同步训练题62.doc
第2讲 宋明理学
一、选择题
1.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专制制度 B.“罢黜百家”
C.“三教合一” D.程朱理学
2.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4.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这种对人心本体的界说与下列哪一思想是一致的( )
A.“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B.“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C.“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D.“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5.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 )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6.宋代,儒学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主要体现在( )
A.为统治阶层服务
B.适应当时时代发展需要
C.把儒学上升到哲学角度,更有思辨性
D.出现反传统的因素
7.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出人性的尊严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并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开始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8.唐朝后期学者李翱提出“复性说”。“复性说”主张:人性本善,圣人不为情欲所累,故未丧本性,一般人往往溺于情欲而迷失本性,以致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要扭转道德沦丧造成的社会混乱,必须劝导人们灭掉情欲,从“弗思弗虑”中求得“至诚”。由材料可知,李翱“复性说”( )
A.以佛教思想完善传统儒学
B.体现三教合一趋势
C.要求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
D.带有佛、道融合的倾向
9.“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此言论出自( )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守仁)
10.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或“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11.某历史人物的陵园前有一石质牌坊,上镌对联,曰:“一代宗师承前启后开儒派新境,万物在理道统相传展洛学高风”,这副对联纪念的历史名人是( )
A.朱熹 B.王阳明
C.程颢、程颐 D.陆九渊
12.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
——韩愈《原道》
材料二 佛法为中国患千余岁,世之卓然不惑而有力者,莫不欲去之。……攻之暂破而愈坚,扑之未灭而愈炽。遂至于无可奈何。是果不可去邪?盖亦未知其方也。……然则礼义者,胜佛之本也。今一介之士知礼义者,尚能不为之屈,使天下皆知礼义,则胜之矣。此自然之势也。
——欧阳修《本论》
材料三 然以释氏所见,较之吾儒,彼不可谓无所见,但却只是从外面见得个影子,不曾见得里许真实道理,所以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而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
——朱熹《答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纲突击复习教案15.doc
- 2015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纲突击复习教案16.doc
- 2015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纲突击复习教案17.doc
- 2015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纲突击复习教案2.doc
- 2015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纲突击复习教案20.doc
- 2015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纲突击复习教案22.doc
- 2015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纲突击复习教案3.doc
- 2015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纲突击复习教案4.doc
- 2015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纲突击复习教案6.doc
- 2015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纲突击复习教案7.doc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pdf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pdf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五校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pdf
- 妇产科护理学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ppt
- 工程测量练习题库(附答案).docx
- 建筑物消防员语音课件.pptx
- 工业废水中级练习题库(含答案).docx
- 工程测量考试模拟题(附参考答案).docx
- 情绪的管理课件简介.pptx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某小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测试卷(解析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