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于光平教学笔记精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论 单片微型计算机概述 单片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One Chip Microcomputer 一.单片机的发展历史概况: 第一阶段:(1974~1976)单片机发展初级阶段 1971 Intel 4004 4位微处理器 1974 Fairchild(仙童公司) “F8” “单片机” F8-8位CPU 64位RAM 2个并行I/O口 3851-1K ROM T/C(时钟) 2个并行I/O口 第二阶段:(1976~1978) 低中性能8位单片机阶段 1976 Intel MCS-48系列8位单片机 8位CPU,并行I/O口,8位T/C,片内RAM, ROM容量较少,无串行I/O口,中断处理 简单,寻址范围小于等于4KB,指令一般。 第三阶段:(1978 ~ ) 高性能8位单片机阶段 1978 Motorola 6801 Zilog Z8 1980 Intel MCS-51系列8位单片机 8位CPU 并行I/O口 有串行I/O口 16位T/C 多级中断 寻址范围64KB 实时处理能力增加 第四阶段(1982~ ) 16位单片机阶段 Mostek 682000——Thomsou Intel MCS—96系列16位单片机 CPU—16位 RAM—232字节 ROM—8KB 中断处理能力8级,多通道A/D,HSIO(高速采集通道) 实时处理能力更强 集成度高达120000管/片 二.单片机的特点,应用和发展趋势 特点:1.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功能强,性价比高。 2.抗干扰能力强 3.结构灵活,易于组成各种微机应用系统。 4.应用广泛 应用范围:大到飞船火箭、导弹,小到汽车、电视机、洗衣机,玩具 发展趋势:大容量高性能化,小容量低价格化,外围电路内装化 教学目的,教学参考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学懂学会用单片机,基本原理,能用单片机设计控 制,测量系统。 教学参考书: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和接口技术》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杨光友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和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李群芳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何立民 《单片微型实用接口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李 华 《lash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电子工业出版社 余永权 《C8051F单片机应用解析》 [美]Cygnal Intergrated Products,Inc 著 潘琢金 孙德龙 夏秀峰 译 北航出版社 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1-1 MCS-51单片机的总体结构和主要性能 HMOS 125MA ~ 175MA ~ 185MA 电源功耗 (NMOS) 8051 8031 8751 (Imax) CMOS 80C51 80C31 24MA §1-2 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微处理器――单片机的核心部件 运算部件 定时逻辑部件 程序计数器PC(program counter) 专用计数器和(寄存器): 1. 计数功能——程序顺序执行时,PC做加1计数,给出下条 指令的地址。 2. 接收信息功能——程序跳转时,PC接收指令中给出的转移 地址。 作用:始终保持执行程序过程中下条指令的地址。 16位计数器 ==1K×64=64K 寻址范围0000H~FFFFH 程序存储器(ROM) 2).片外可扩展 PC15~0 总容量可达64KB(片内+片外) /EA=1 先读片内ROM,后读片外ROM /EA=0 只对片外ROM读取指令 六个重要地址,一条重要控制线 OOOOH—复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