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什么是贝氏体? “GB/T7232-1999金属热处理工艺术语” 贝氏体: 是钢经奥氏体化后,过冷到珠光体转变温度区域与Ms之间的中温区等温,或连续冷却通过中温区时形成的组织。 贝氏体相变的基本特征 (2)贝氏体转变产物 (3)转变动力学 (4)转变的不完全性 (5) 扩散性 (6)晶体学特征 B 粒状贝氏体 C 经典上贝氏体 A 经典下贝氏体 §5.2 贝氏体相变的热力学条件、相变机理 §5.2.2 贝氏体相变的机理 §5.2.2 贝氏体相变的机理 (二)无碳化物贝氏体的形成机理 (三)上贝氏体的形成机理 (四)下贝氏体的形成机理 (四)下贝氏体的形成机理 §5.3.2 影响贝氏体相变动力学的因素 (4)奥氏体晶粒大小 (5)应力和塑性变形的影响 影响贝氏体强度的因素: ② 碳化物的弥散强化(第二项强化) (二)贝氏体的塑性 (三)贝氏体的冲击韧性 上贝氏体的韧性大大低于下贝氏体的原因: 混合组织的应用: 作 业 1.简述马氏体组织的形态与形成温度、化学成分、原始组织、外力以及临界分切应力的关系。 2. 结合组织形成示意图说明无碳、上、下贝氏体的形成机理。 (3)随着BF中碳化物的析出,自由能进一步降低,比容降低,导致应变能下降,将使已形成的BF片进一步长大。同时,在其侧面成一定角度也将形成新的下贝氏体铁素体片。 图5-12 下贝氏体的形成机理示意图 可见,下贝氏体的转变速度受碳在铁素体中的扩散所控制。碳化物析出和铁素体长大两个过程同时进行,随温度下降,碳化物颗粒变得细小、弥散。 综上所述,不同形态贝氏体中的铁素体都是通过切变机制形成的。只是因为形成温度不同,使铁素体中碳的脱溶以及碳化物的形成方式不同,从而导致贝氏体的组织形态不同。 特点: 也呈C形(与P相同); 有B转变上限温度Bs(与P—A1,M—Ms); 也存在一个“鼻子”(随温度降低,转变速度先增后减); 对于碳钢,P转变和B转变C曲线重叠在一起; B转变的C曲线实际是由两个独立的C曲线合并而成的,即B上—C曲线和B下—C曲线,说明由两种机制形成。 §5.3 贝氏体相变的动力学影响因素 §5.3.1 贝氏体等温相变动力学曲线 (1)温度 等温温度越高,转变量越少; 有孕育期; 转变速度先增后减。 冷却时在不同温度下停留的影响 图5-13 冷却时不同温度停留的三种情况 ① 曲线1:在珠光体相变与贝氏体相变之间的过冷奥氏体稳定区停留,会加速随后的贝氏体转变速度。 原因:在等温停留时从奥氏体中析出了碳化物,降低了奥氏体中碳和合金元素的浓度,即降低了奥氏体的稳定性,所以使贝氏体转变加速。 ② 曲线2:在贝氏体形成温度的高温区停留,形成部分上贝氏体,然后再冷至贝氏体相变的低温区,将降低贝氏体转变的速度,即奥氏体发生了稳定化。 ③ 曲线3:先冷至低温,形成少量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然后再升至较高温度,则先形成的少量马氏体和下贝氏体将加速随后的贝氏体转变速度。 原因:较低温度下的相变使奥氏体点阵发生畸变,从而加速了贝氏体的形核,加速贝氏体的形成。 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增加,转变时需要扩散的原子数量增加,等温转变C曲线右移,转变速度下降。 (2)碳含量 上贝氏体铁素体的长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前沿奥氏体中碳的扩散速度;下贝氏体的相变速度,主要取决于铁素体内碳化物的沉淀速度。 除Al、Co外,合金元素都或多或少地降低贝氏体转变速度,同时也使贝氏体转变的温度范围下降,从而使珠光体与贝氏体转变的C曲线分开。 (3)合金元素 奥氏体晶粒越大,晶界面积越少,形核部位越少,孕育期越长,贝氏体转变速度下降。 拉应力加快贝氏体转变; 在较高温度的形变使贝氏体转变的孕育期延长,速度减慢;而在较低温度的形变却使转变的孕育期缩短,速度加快。 §5.1.3 贝氏体的机械性能 (一)贝氏体的强度和硬度 贝氏体的强度和硬度随形成温度的降低而提高。 ① 贝氏体铁素体细化强化(细晶强化) 形成温度越低,贝氏体铁素体越细,强度越高。 BF的晶粒大小主要取决于奥氏体晶粒大小和形成温度。 形成温度越低,铁素体条的厚度越薄; 形成温度越低,位错密度增大,强度和韧性增高; 形成温度越低,亚结构尺寸越小强度和韧性也提高。 下贝氏体中碳化物颗粒较小,颗粒数量较多,且分布均匀,故下贝氏体的强度高于上贝氏体。 贝氏体形成温度越低,碳化物颗粒越小、越多,强度越高。 ③ 固溶强化和位错强化 随贝氏体形成温度的降低,BF的碳过饱和度及位错密度均增加,导致强度增加。 ① 上贝氏体由彼此平行的BF板条构成,好似一个晶粒;而下贝氏体的BF片彼此位向差很大,即上贝氏体的有效晶粒直径远远大于下贝氏体。 上贝氏体碳化物分布在BF板条间,而且碳化物颗粒粗大,容易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章李振平模具制造工艺学分析报告.ppt
- 第四章局部排风罩分析报告.ppt
- 第三章流 量 检 测分析报告.ppt
- 第三章流动资产管理分析报告.ppt
- 第三章流量测量分析报告.ppt
- 第四章控制阀分析报告.ppt
- 第三章逻辑门电路lhc分析报告.ppt
- 第四章矿用隔爆型低压真空磁力起动器及馈电开关分析报告.doc
- 第三章螺纹联接分析报告.ppt
- 第四章离子注入分析报告.ppt
- 【高华证券-2025研报】箭头制药公司(ARWR):第46届全球医疗保健会议——关键要点.pdf
- 【Bernstein-2025研报】耐克和阿迪达斯:宝胜- 5月的连续改善.pdf
- 【高华证券-2025研报】哥伦比亚:5月通胀低于预期,因节日价格正常化和租金增长放缓;年度通胀指标下降.pdf
- 【Bernstein-2025研报】联发科(2454):速评:联发科-若剔除外汇拖累,月度销售追踪略高于2025年第二季度市场预期.pdf
- 【高华证券-2025研报】Vista集团(VGL):小盘股片段:Vista集团(VGL;未覆盖):云转型加速.pdf
- 【高华证券-2025研报】法国巴黎银行(BNPP):法国巴黎银行(BNPP.PA):深入探讨个人理财业务.pdf
- 【Bernstein-2025研报】T-Mobile美国公司(TMUS):T-Mobile:西弗特仍是掌舵的合适人选.pdf
- 【Bernstein-2025研报】华纳兄弟探索公司(WBD):华纳兄弟探索公司:第一步-流媒体公司和线性电视公司。第二步?.pdf
- 【Bernstein-2025研报】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2308):台达电子月度销售:若不存在外汇逆风,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有望超预期.pdf
- 【Bernstein-2025研报】欧洲资本货物:电动革命:分化-资本货物正在离场?.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