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对外关系.pptVIP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三 对外关系.ppt

* * 初三复习专题之 中国历史上的 外交关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注重与他国友好往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依据国情,实行过不同的对外政策。 中国历史外交关系大事记 汉朝 唐朝 明朝 清朝 现代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玄奘西游、鉴真东渡、遣唐使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抗击沙俄、闭关锁国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上海APEC会议、中国加入WTO 考点归纳 √ √ 丝绸之路 √ 张骞通西域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应用 理解 基本要求 知识点 课题 识记 考点解析 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作用: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了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经济文化的联系。 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的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作用: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是贸易、友谊、和平、文明之路。 2008年奥运会圣火3月31日上午抵达北京,并开始了境外的火炬接力,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外传递路线的设计创意,来自古代水陆两条“丝绸之路”。其中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密切联系的历史人物是( ) A.张骞???? B.哥伦布 C.郑和? ? D.马可·波罗 典型例题 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所经地点先后顺序是( ) ①西亚②河西走廊③欧洲④今新疆境内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典型例题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生命更完整一些,让灵魂更高尚一些,使自己的经历更丰富一些,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一趟丝路,让心灵得到升华与净化。如果我们沿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重走丝路,我们应该从哪个城市出发( ) A.西安  B.兰州 C.北京 D.洛阳 典型例题 考点归纳 应用 理解 基本要求 知识点 课题 识记 √ √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考点解析 鉴真 东渡 玄奘 西行 遣唐使 从唐朝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出大批遣唐使,吸收唐朝文化。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大化改新) 唐太宗贞观年间,高僧玄奘从长安前往天竺,学习佛法。后携带大量佛经回国并翻译,还写成《大唐西域记》。该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唐玄宗时,高僧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才成功,他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作用:密切了唐朝和日本、印度等国的文化交流。表明唐朝对外交往的开明、开放政策。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文化( ) A、对天竺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日本的影响 D、对波斯的影响 典型例题 图中人物的事迹不包括( ) A、历经艰险,前往天竺 学习佛经 B、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 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C、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 D、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 典型例题 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 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 ①李冰②李春③玄奘④鉴真 A.①②???? ?? B.②③ C.①④?? ?? ?? D.③④ 典型例题 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 ( ) A.《金刚经》?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史记》 典型例题 考点归纳 应用 理解 基本要求 知识点 课题 识记 √ √ 郑和下西洋 第16课 中外交往与冲突 考点解析 郑 和 下 西 洋 1405年,明成祖派遣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意义: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体现了主动外交、和平外交。政治动机远远大于经济动机。和世界史上新航路的开辟有明显的区别。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 A.炫耀明朝的强大 B.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C.换回西洋各国的珠宝、香 料、药材 D.推销本国的丝绸和青花瓷 典型例题 郑和描述舰队远航的情景时曾说过有关夜晚航行的内容,郑和的舰队能在黑夜中辨识航向是因为( ) A.郑和舰队

文档评论(0)

xinshengwen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1233133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