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VIP

【推荐】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荐】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2010年上映的卖座大片《让子弹飞》中,一开始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镜头,引发了观众的阵阵笑声。其实,这并不完全是导演虚构的,在中国历史上真发生过这荒诞离奇的一幕。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时期,命大臣唐廷枢开发唐山开平煤矿。 唐廷枢建议修铁路运煤,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统治者认为火车噪音太大,经过东陵府时会惊动地下皇陵,破坏风水,喷出来的煤烟还会给周围农田里的庄稼带来损害,便提出如果想修铁路,火车不能用火车头带,只能用马和驴拉。1881年,全长9.7公里的唐胥铁路铺成后,用驴和马拉火车的事情发生了,时称“马车铁路”。这个震惊世界的笑话持续了几个月,最终由于唐廷枢的坚决反对,才将马和驴改为了火车头。 那么,中国的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呢?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就会清楚了。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时空坐标 一、铁路与公路 1.铁路的发展 (1)出现: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_____________。 (2)诞生: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____________________的铁路。 (3)发展 ①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②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 ③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 ④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⑤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2.公路的发展 (1)出现:20世纪初,______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入中国。 (2)发展 ①民国时期,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②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 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 (1)新中国成立前 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②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______________,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③后来,各大口岸相继涌现出一批轮船公司,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 (2)新中国成立后 ①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 ②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受到一定影响。 2.航空 (1)新中国成立前 ①1909年,旅美华侨_________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②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_______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2)新中国成立后 ①初期,乘飞机有种种限制,民航发展有限。 ②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放宽并最终取消了这些限制。 规律总结:①西方先进的交通方式的传入,使中国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便利了西方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渗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②交通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三、通讯工具的变迁 1.新中国成立前 (1)电报 ①19世纪7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_________,建起一个电报机房。 ②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③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__________________。 ④当时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则供官商通报,普通百姓很少使用。 (2)电话: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此后,电话的发展非常缓慢。 2.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讯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2)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3.影响: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__________和生活方式。 巧思妙记:近代通讯事业发展的特点:①开端艰难,起步晚,远远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②发展缓慢,受到封建顽固势力阻挠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排挤。③先个别试办,然后政府推广。④分布不均衡,沿海、沿江尤其是通商口岸地区发达。 一、探究问题:阻碍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的因素 【探究素材】 材料一 在宝山县筑路时,因一寡妇担心破坏坟墓风水而阻止开路,只能拖延多日,并议定纡绕兜开……还有苏姓乡民认为筑铁路破坏风水,使其长眠的祖先不得安宁,联合乡民阻挠筑路,打伤铁路督工和外国雇员。 ——孙昌富、陈蕴茜《从民众态度看吴淞铁路的兴废》 材料二 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建铁路,如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卢汉、粤汉、津镇等铁路的修筑权。 材料三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