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命题逻辑_ou.ppt
第二章 命题逻辑 数理逻辑 数理逻辑是用数学的方法研究思维规律的一门学科。由于它使用了一套符号,简洁地表达出各种推理的逻辑关系,因此,数理逻辑一般又称为符号逻辑。 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为机器证明、自动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计算机应用和理论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古典数理逻辑: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是计算机科学很重要的数学基础。 现代数理逻辑:逻辑演算、证明论、公理集合论、递归论和模型论 。 数理逻辑的创始人--莱布尼茨(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1646.7.1-1716.11.14 15岁时,进了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一进校便跟上了大学二年级标准的人文学科的课程,还广泛阅读了培根、开普勒、伽利略等人的著作,并对他们的著述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价。在听了教授讲授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的课程后,莱布尼兹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7岁时他在耶拿大学学习了短时期的数学,并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 。 26岁设计出世界第一台乘法器,被认为是现代机器数学的先驱者。 Leibniz(1646~1716年) 之梦:有一天所有的知识,包括精神和无形的真理,能够通过通用的代数演算放入一个单一的演绎系统。 1693年,发现了机械能的能量守恒定律。 与牛顿并称为微积分的创立者。 系统阐述了二进制记数法,并把它和中国的八卦联系起来。 第二章 命题逻辑 2.1 命题以及逻辑联结词 2.2 命题公式 2.3 命题公式的等价关系和蕴涵关系 2.4 范式 2.5 命题逻辑在二值逻辑器件 和语句逻辑中的应用 2.1 命题以及逻辑联结词 1 命题 所谓命题是指一句有真假意义的话。 例如: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 今天是星期二 所有素数都是奇数 1+1=2 命题用大写英文字母P,Q,…,P1,P2,…,表示。 下列句子中不是命题的有( ) A. 我不会解答这道题。 B. 严禁吸烟。 C. 我正在说谎。 D. 如果太阳从西方升起,你就可以长生不老。 E. 别的星球上有生物。 F. 几点了? G. 1960年长春春城电影院放映了国产故事片“白毛女”。 H. 1+101=110 I. 全体起立! J. 这个教室好大呀! 如果一个命题是真的,就说它的真值是1; 如果一个命题是假的,就说它的真值是0。 也用“1”代表一个抽象的真命题,用“0”代表一个抽象的假命题。 2 逻辑联结词 定义2.1.1 设P是一个命题,命题 “P是不对的”称为P的否定,记以?P,读作非P。 真值规定:?P是真的当且仅当P是假的。 例.P:吉大是中国最大的大学。 ?P:吉大不是中国最大的大学。 Q:张三是好人 ? Q :张三不是好人 定义2.1.2 设P,Q是两个命题,命题 “P或者Q”称为P,Q的析取,记以P?Q,读作P或Q。 真值规定: P?Q是真的当且仅当P,Q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例.P:今天下雨,Q:今天刮风, P?Q:今天下雨或者刮风。 定义2.1.3 设P,Q是两个命题,命题 “P并且Q”称为P,Q的合取,记以P?Q,读作P且Q。 真值规定: P?Q是真的当且仅当P和Q都是真的。 例. P:2?2=5,Q:雪是黑的, P?Q:2?2=5并且雪是黑的。 注意: 自然语言中的“或者”一词有两种用法: 1) “张三或者李四考了90分”, 表示两者可以同时成立。这是“可兼或”。 按照联结词“?”的定义,当P,Q都为真时,P?Q也为真,因此,“?”所表示的“或”是“可兼或”。 2) “我明天到北京出差或者到广州去度假”,表示的是二者只能居其一,不会同时成立。这是“不可兼或”。 “不可兼或” 不可以用?来表示. 表示为:(P??Q) ? (? P?Q) –异或 判断: (1)今天晚上我在家中看戏或去剧场看戏。 (2)他可能是100米或400米冠军。 (3)我第一节课上数学课或上英语课。 (4)李梅是三好学生或优秀团员。 (5)张三生于1987年或1988年。 (6)老王或小李有一个去上海出差。 (7)李明是软件学院的学生,他住在312室或 313室。 定义2.1.4 设P,Q是两个命题,命题 “如果P,则Q”称为P蕴涵Q,记以P?Q。 真值规定: P?Q是假的当且仅当P是真的而Q是假的。 例. P:f(x)是可微的, Q:f(x)是连续的,P?Q: 若f(x)是可微的,则f(x)是连续的。 由定义知,如果P是假命题,则不管Q是什么命题,命题 “如果P,则Q”在命题逻辑中都被认为是真命题。 —与自然语言不一样的地方 例. 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1-1.2绪论.ppt
-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8、9的认识和加减法.ppt
- (数值积分与微分的MATLAB命令).ppt
- (新)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上21.1.1二次根式(第1课时)课件.ppt
- 000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绪论.ppt
- 003数学实验工具介绍.ppt
- 01 绪论-命题逻辑.ppt
- 01-命题逻辑-1.1~1.3.ppt
- 01=Math-Phys Methods.ppt
- 01数学分析课程简介.ppt
- 医院信息网络系统构建.pptx
- 高中音乐社团活动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实证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2025年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docx
- 小学语文应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导图应用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医院信息化项目推进与成果.pptx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中学科特色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家电制造业智能化生产中的智能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医院信息化建设成果汇报.pptx
- 高中课间自主学习氛围营造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