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的感触
036945 彭 莉
题记:这个学期,很幸运的选择了外国民法这门课程,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受益匪浅。相对于其他的课程,外国民法课是非常有特色的,真正体现了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要掌握拉伦茨的《德国民法通论》对我来说相当困难,在课下自学时总是有很多内容让我费解(当然,要在这么短得时间里彻底理解这本书,是很困难的,中德之间文化的冲突、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历史的差异、甚至是语言习惯的不同,都成了理解的掣肘)。但是每次上课,由于课堂讨论的活跃,使我对很多问题都豁然开朗,老师的适时点拨也往往发人深省。
拉伦茨穷十年之功撰写的巨著《德国民法通论》,甫一出版便被誉为民法学界的盛事,本书更被二战后的德国奉为最重要的民法总论的教科书,可见,本书乃是拉伦茨学术思想的集大成者。初版之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拉伦茨又不辞辛苦地做了七次修改,直至风烛残年仍然笔耕不辍,这份精神当值晚辈学习,更重要的是,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德国民法通论》一书直到现在仍堪称德国民法学界的典范。当然使得此书享此盛誉的,并不仅仅是拉伦茨的勤勉以及把握时代进程的学品,还靠他对民法理论的深刻掌握和独到洞悉。
一、对拉伦茨及其《德国民法通论》的整体印象
拉伦茨一生信奉黑格尔哲学,身体力行直至晚年,尽管因此使拉伦茨卷入了对纳粹政权的攻击之中,甚至有人误解拉伦茨也是纳粹分子的旗手。然而需要明确的是黑格尔哲学并非纳粹哲学:黑格尔主张“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因此便有人推论得出黑格尔是极权主义政府的支持者,但是,对黑格尔来说,只有理念才是真正现实的,他是一个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将精神看的高于一切,他所赞誉的国家也是符合伦理的国家。正因为这样,仅仅因为拉伦茨信奉黑格尔就将他说成是纳粹,是万万说不通的。当然,拉伦茨对黑格尔法哲学的继受也是十分明显的,在笔者看来,拉伦茨的法学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以黑格尔的辩证法为基础的,在拉伦茨最著名的一部法学名著《法学方法论》中,这种运思痕迹非常明显。因此不得不指出,要理解拉伦茨,就必须至少了解黑格尔的哲学思想。
黑格尔宣称,法律制度是用来从外部形式方面实现自由理想的。可以说,拉伦茨在《德国民法通论》中明显的实践了这一思想。一方面,拉伦茨强调了意思表示的自由,但同时他也在时时处处地暗示法律所规定的形式对于私法自治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法律行为一编拉伦茨以整整一节的篇幅论述了行为的形式,尽管他也说形式的意义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形成法律约束力的真正原因,演变而为法律行为发生效力的附加要求,但这般对形式进行专章探讨,也的确表明了拉伦茨对形式的看重(实际上,拉伦茨在行文过程中是意思与形式并举的,这一点在后文将有所涉及,于此不赘)。黑格尔告诫人们要过一种受理性支配的生活,并且指出理性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并把法律看作是增强和保护这种尊重的主要手段之一(也就是“法的命令是:做一个人,并尊重他人为人”)。对于这一精神,拉伦茨在《德国民法通论》中也有所体现:拉伦茨指出伦理学上的人格主义是《德国民法典》的精神基础,而伦理学上的人格又天然的蕴涵了一个预设(或者说前提),那就是:人是有理性、有尊严、以自由为基本价值的人。可以说拉伦茨在法学领域实践着这种人文关怀,当然这并非拉伦茨偶然的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结果,他的这一理解也是与德国民法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民法的发展趋势分不开的,拉伦茨恰恰生活在这样一个由近代民法逐渐转向现代民法的时期,而人本主义的回升正是这一趋势的产物。具体人格的粉墨登场、私的所有的社会限制、受规制的竞争以及社会责任构成了现代民法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的本质特征,与拉伦茨的理论基础暗合,那就是强调私法之社会性(在笔者看来,社会性中最重要的命题当属人格之尊重)。
正如张双根先生为本书撰写的后记中所说,拉氏《德国民法通论》在体系结构上,是按照自己的法哲学理解——尤其是对黑格尔法的实然与应然之辨证互动哲学的理解——采取不同于其他著者的独特安排。在这一点上,笔者也有体会。第一、应然与实然的辨证安排。在导论部分,拉伦茨分别论述了《德国民法典》的精神基础、德国私法的法律基础、民法的现代发展、法律的解释及法律的发展,这几部分,属于法的应然,着眼于德国民法的立论基础或者说法的理念。而本书的主体部分,则属于法的实然。实际上,作出这样的区分并不能准确的理解本书,因为拉伦茨所安排的整个体系,都是应然与实然的结合:在上述应然部分并非没有对实然的陈述——所有的理论预设都是以《德国民法典》为奠基;同样的在实然部分亦必有应然的理论建构。应然是方向,靠实然的流动而达到;应然是楷模,靠实然的积砌而建立。第二、独特的视角。我国的民法学者一般都从民事法律关系入手,以民事主体制度、民事法律行为、期日期间依次展开,因而不甚悬殊。但是德国学者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河湟曲艺文化时代审美特性.doc
- 论法治国家构成要件.doc
- 论海德格尔和马克思在历史性问题上差异.doc
- 论清朝推行孝治宗族制政策.doc
- 论王维、孟浩然山水诗异同.doc
- 论环境污染之重金属污染理论现状及防治措施.doc
- 论班级文化现状和发展.doc
- 论生态文明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意义(模板).doc
- 论生态文明工业企业生态工程.doc
- 论电视新闻故事化走向下创新思维.doc
- 浙江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衢州市直公立医院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浙江温州泰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江苏靖江市数据局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广东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浙江舟山岱山县东沙镇人民政府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最高人民检察院直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浙江金华市委宣传部、中共金华市委网信办所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广东深圳市党建组织员招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江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招聘非在编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