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科学复习小结
第一章 绪论
一、外科疾病大致可分为五类:1、损伤2、感染3、肿瘤4、畸形5、其他性质的疾病(非感染性疾病、梗阻性疾病、血管性疾病、内分泌性疾病等)
二、现代外科学奠基于19世纪40年代,先后解决了手术疼痛、伤口感染和止血输血等问题。
第二章无菌术
一、无菌术内容: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管理制度。
二、灭菌: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三、消毒: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孢等)。
四、灭菌的物理方法有:高温、紫外线、电离辐射等。无菌法:高温蒸汽法、煮沸法、火烧法、药液浸泡法、甲醛蒸汽熏蒸法。
五、高压蒸汽法:当蒸汽压力达到104.0—137.3kPa时,温度可达121—126℃。在此状态下维持30分钟,即能杀灭包括具有顽强抵抗力的细菌芽孢在内的一切微生物。
六、药液浸泡法的种类:1、2%的中性戊二醛水溶液 2、10%的甲醛溶液 3、70%的酒精 4、1:1000苯扎溴铵溶液 5、1:1000氯已定溶液
七、最经典的皮肤消毒剂是:70%酒精,手臂在溶液中浸泡5分钟后能达到消毒的目的。
八、病人手术区的准备注意事项:1、涂擦药液时,应由手术区中心部向四周涂擦。如为感染伤口或为肛门区手术,则应自手术区外周涂向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2、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
九、无菌操作规律:1、手术人员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术套之后。手不能接触背部、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上部位,这些区域属于有菌地带;同样,也不要接触手术台边缘以下的布单。2、在手术过程中,同侧手术人员如需调换位置,一人应先退后一步,背对背的转身到达另一位置,以防触及对方背部不洁区。
第三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一、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Na离子,主要阴离子是Cl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和蛋白质。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钾离子和镁离子,主要阴离子是磷酸氢根离子和蛋白质。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渗透压相等,正常血浆渗透压为290—310mmol/L。
二、动脉血浆pH为(7.40-0.05,7.40+0.05);人体通过体液的缓冲系统、肺的呼吸和胃的排泄完成对酸碱的调节作用。
三、血液中的缓冲系统以碳酸氢根离子和碳酸的比值最为重要。碳酸氢根离子的正常值平均为24mmol/L,碳酸平均为1.2mmol/L,两者相比为20:1 。
四、肾调节酸碱平衡的机制可归纳为:1、通过钠离子—氢离子交换而排氢离子;2、通过碳酸氢根离子重吸收而增加碱储备;3、产生NH3+并与氢离子结合成NH4+后排出而排氢离子;4、通过尿酸化过程而排氢离子。
五、体液平衡失调可以有三种表现:容量失调、浓度失调、成分失调。
1、容量失调:等渗性体液的增多或减少,只引起细胞外液量的变化;
2、浓度失调:细胞外液的水分有增多或减少,以致渗透微粒的水分有增多或减少,也是渗透压的改变;
3、成分失调: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低钙、高钙、酸碱中毒。
六、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1、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外科病人最常见。水、钠成比例失调。血清钠仍在正常(135—150mmol/L),细胞外液渗透压也正常,但等渗性缺水可造成细胞外液迅速减少,由于丧失的液体为等渗,故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基本正常。(病因:a、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大量呕吐、肠外瘘;b、体液丧失在感染的软组织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腹膜后感染、肠梗阻、大面积烧伤等。)
2、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和钠同缺失,但失钠多于失水,故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病因:a、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丢失;b、大创面的慢性渗液;c、应用排钠利尿剂时未注意补适量的钠盐;d、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水过多。)注:低渗性缺水的补钠量公式:需补充的钠量m mol=(血钠正常值-血钠测得值)×体重×0.6女0.5)
3、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高于正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七、(1)低血钾:血清钾在3.5mmol/L以下,病因:1、摄入不足;2、丧失过多;3、体钾离子转移;4、呕吐、胃肠减压、肠瘘、钾从肾外排出。
(2)高血钾:血清钾超过5.5mmol/L,常见病因:1、进入体内或血清内的钾太多,如口服或输入含钾药物,大量输血;2、肾脏排钾功能减退,或用保钾利尿药;3、盐皮质激素不足;4、细胞内钾的移出,如溶血、损伤的挤压综合征、酸中毒等。
(3)补钾原则:能口服尽量口服;静脉补钾禁推注;不宜过浓、过快、过早、过大。
八、正常血浆的pH值经常维持在7.35—7.45之间,平均为7.4(略偏碱)。PH、碳酸氢根离子、二氧化碳分压是反应机体酸碱平衡的三大要素。
(1)代谢性酸中毒
主要原因有:1、碱性物质丢失过多(见于腹泻、胆瘘和胰瘘,经粪便丢失的碳酸氢根离子超过血浆含量);2、酸性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太阳能小屋光伏电池的铺设优化(数学建模国家一等奖)分析报告.doc
- 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的区别分析报告.doc
- 探究水的沸腾时间的长短与那些因素有关分析报告.doc
- 探伤室环评表(报批版)分析报告.doc
- 碳纳米管増强聚酰亚胺文献翻译分析报告.doc
- 汤昊方程式赛车传动系统设计论文初稿分析报告.doc
- 桃江水电站配电装置运行及事故处理规程分析报告.doc
- 套护理三基考核试卷及答案分析报告.doc
- 特岗(心理学)分析报告.doc
- 特殊病种诊断标准分析报告.doc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