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贯山管道于1953年建成,当时为温哥华地区的几家炼厂和华盛顿州Puget Sound地区输送原油。1983年开始试验输送成品油,1985年正式从埃德蒙顿向不列颠哥伦比亚的Kamloops输送成品油。1993年开始,全线实行原油和成品油的顺序输送。 二、成品油顺序输送的特点 1 确定几种油品的输送次序、循环周期 2 首末站油罐容量 3 混油量的监测、控制及切割 4 各种工况下水力、热力参数的调节 5 泵站工艺流程 1 确定几种油品的输送次序、循环周期 原则: ① 物理、化学性质相近的油品相邻输 送。 同一品种,比重相近的油品相邻输送。相邻油品比重差0.01,以利区分。 ② 油品互相不产生有害影响。 贯山管道输送的油品包括:原油(低硫,含硫和重质原油)、柴油(常规含硫、低硫及低凝柴油)、航煤、汽油(无铅汽油和优质无铅汽油)、MTBE(甲基叔丁基醚,用于提高辛烷值)。 循环周期:完成预定的排列次序所需的时间。 循环次数:一年内完成的循环数。 批(次):一批有独立性质的油品。 批量:一个循环所输的油品量 循环周期: 3 混油因素 层流:径向流速分布不均为主 紊流:紊流脉动与浓差扩散为主 高差:密度差为主(重油在上轻油在下) 旁接:旁接管盲段 初始:倒罐、切换 (交替顺序:前后行油品粘度) 界面检测技术 油品特性的千差万别,一种检测方法往往难以精确地测定所有界面,一旦发生误差,将造成事故和经济损失,因此对输送多种油品的管道采用多种手段联合检测是有必要的。 加拿大的省际管道,采用颜色观察、荧光度、含硫物、振动式密度计、声速界面检测仪和不间断比色仪,同时通过SCADA系统收集流量、压力,温度、密度、泵工况等信息,由中央控制室进行监控。可提供批量位置,大概的到达时间(±lmin)。 紊流 :纵向紊流扩散混油 在紊流核心部分,流速分布趋于均匀,Umax≈ (1.18~1.25)V,仅在管壁处的层流边层内存在较大的流速梯度,而无明显的 楔形油头存在,所以紊流时混油量比层流时小得多。随着流量的增大,Re↑, 混油量↓,一般情况下,Re104时混油量仅占管道总容积的0.5~1%。 B油 A油 2 紊流混油过程 几个基本概念 ①起始接触面: 设管内原来输送A油,在t=t1时刻开始输入B油。在该瞬间,A、B油在起点截面相接触。由于流速分布不均,实际接触面不是平面,为了讨论方便,我们假设A、B油的接触面为一垂直于管道轴线的平面。 a.定义:A、B油开始接触的垂直于管轴的平面称为起始接触面 。 b.性质:起始接触面具有如下性质: Ⅰ.在该面上A、B两种油各占一半,用体积浓度表示即为:KA=KB=0.5 Ⅱ.起始接触面以平均流速V向前移动。在 t1时刻它在管线起点,t2时刻,它在距起点截面为V( t 2- t1 ) 的地方。 注意: 起始接触面与起点截面是不同的。起点截面是静止不动的。而起始接触面以速度V前进,仅在 t=t1 时刻两面才是重合的。 ②混油段:既含有A油又含有B油的段落。在混油段内,A油的浓度由1变为0,B油的浓度由0变为1。 ③混油量:混油段内所含的油品体积称为混油量。 ④混油长度:混油段所占的管段长度称为混油长度。 3.混油段的形成过程: 为了便于分析计算,我们选择一个移动的座标系K-x座标系,移动速度为V,座标原点位于起始接触面上,纵座标表示油品浓度,横座标为某截面到起始接触面的距离,这样纵座标轴(或起始接触面)将混油段分为左右两部分。 ① t1时刻,两种油品刚开始接触,混油段长度为0,起始接触面O处,KA=KB=0.5,截面O右边:KA=1,KB=0 输送方向 A油 B油 O KB=1 KA=0 KA=KB=0 .5 KA=1 KB=0 t1 ② t2 t1 时刻,起始接触面O移动了V(t2-t1) 的距离。形成了长为 2l1 的混油段,起始接触面把混油段分为左右两部分: 在起始接触面上:x=0 在起始接触面右边:x0, 在起始接触面左边:x0, 输送方向 A油 B油 O KA=KB=0 .5 t2 l1 l1 KA KB 混油段内的任意截面上,A、B油都有一定的浓度。A、B油的浓度随截面位置而不同,但在每个截面上都有KA+KB=1 。 ③t3t2时刻,起始接触面移到(t3-t1)V的位置。这时的混油长度为2l2。与t2时刻的混油浓度曲线相比,可知混油段内某个截面上的混油浓度还随时间变化,且随 t↑l↑,混油浓度曲线变平。 输送方向 A油 B油 O KA=KB=0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