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的成因与烃源岩分析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细菌通过酵素可使原始生物物质中的许多组分被氧化和分解。 在通氧条件下有机质菌解的主要游离产物为H2O、CO2以及硫酸盐、铵和磷酸盐离子;当游离氧被耗尽后,可出现还原环境,这时厌氧细菌接续对有机质发生作用,在缺氧条件下有机质菌解的主要游离产物为CH4、CO2、H2S、H2O以及铵和磷酸盐离子。沉积有机质经细菌作用后,以气态和溶解态移走氮、硫、氧和磷等杂原子的有机质,使其碳、氢相对富集,从而在整体上成为更接近于石油样的物质。实验和野外资料表明,有机质经细菌作用后还可直接产生沥青物质。同时,细菌本身也是良好的生油原始材料,有的细菌还可在自身细胞中合成少许固态高分子烃类。 (二)温度 温度在有机质成烃转化中的作用早就被人们所注意,曾对多种天然有机质(如脂肪酸、氨基酸等)进行加热实验得到了烃类产物。对沉积有机质也做过类似的实验。 如伊什瓦塔里(R.Ishiwatari)对海洋沉积物中的不溶有机质(表) 和亨特对始新世绿河页岩中不溶有机质(表)的加热实验,都获得了烃类产物。 现代海洋沉积物中不溶有机质加热产物 加 热 产 物(占不溶有机质的%) 温度(℃) 时间(h) 挥发性产物 液态产物 固态残余物 150 5.0 6.1 1.5 92.4 200 5.1 14.4 3.2 82.4 250 5.3 18.3 3.8 77.9 310 5.2 28.9 6.0 65.1 350 5.0 28.1 6.6 65.3 410 5.0 40.8 2.7 56.5 温 度 (℃) 低 分 子 烷 烃(ppm) CH4 C2H6 C3H8 — C8H18 nC7H16 400 300 190 112 6 0.02 370 7 0.01 650 20 0.4 87 1.7 0.01 加热绿河页岩不溶有机质所产生的低分子烃 以上两表中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产物的数量相应增加,产物中的低分子成分也逐渐增多。 地球不断由内部向地表散发着热量,从而在地壳中形成一个温度向外递降的天然热场。因此有机质随埋藏深度的加深必然要遇到逐渐升高的温度。深度每增加100m所增加的温度(℃)数值叫做地温梯度(℃/100m)。现代地壳的平均地温梯度为3℃/100m,其变化范围在0.5-25℃/100m之间。含油气盆地常见的地温梯度以2-5℃/100m居多。 结合实际的地层剖面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温度对有机演化成烃的重要作用。蒂索对巴黎盆地侏罗系托尔页岩的研究,他是横向沿同一层位的不同深度上采样,使之能较为明确地反映单一深度(亦即温度)因素对有机质演化的影响。其结果显示,烃类和整个氯仿抽提物(烃+胶质+沥青质)都表现出随深度(即温度)的增加而增长,其显著增长出现在1,200-1,400m(即相当于60℃)深度段。 杜阿拉盆地白垩系地处中烃类的生成与深度和温度的关系 烃类显著地增长出现在1,370m深(65℃)处,于2, 200m(90℃)达到最大值,尔后反而下降,至3,000m(115℃)基本终止了生油过程。其所以下降,乃是在较高温度下裂解为低分子产物所致。 生油数量开始显著增长时的温度叫做门限温度。与之对应的深度叫做门限深度。温度与深度的关系取决于地温梯度。相同的门限温度在地温梯度大的地区出现的深度较浅;在地温梯度较小的地区则出现的深度较深。 实际资料表明,生油门限温度通常都在50-120℃范围之内。我国的实例如大庆为50℃(1,250m);冀中为67℃(1,500m;胜利为93℃(2,200m)。国外如杜阿拉盆地为65℃(1,370m);洛杉矶盆地为115℃(3,660m);文图拉盆地为115℃(2,440m)等。门限温度的高低主要与有机质受热持续时间或地质时代有关,此外还与有机质类型和催化作用有关。门限温度意味着有机质开始走向成熟,进入主要生油阶段。 综上所述,温度在促使有机质发生热降解并生成石油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要生油阶段的起始温度(门限温度)不低于50℃,而终止温度很少高于175℃。也就是说地壳中的生油过程只出现于有限的温度和深度范围。 该盆地的生油 门限温度为72℃, 生油高峰约为90℃, 生油结束约为150℃。 法国的阿奎特因盆地细粒碳酸盐岩中C15+烃类生成与温度的关系 (Le Tran,1972) (三)时间 时间本身不能单独起作用,但在有机质的热降解演化过程中,时间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与温度相比,时间居于次要地位;因为根据化学动力学原理,温度每增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