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鉴赏分析报告.pptVIP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邢瓷和越瓷 唐代由于整个制瓷业技术的提高和改进,出现了大量瓷窑,而在所有的窑口中,以南方烧制青瓷的越窑和北方烧制白瓷的邢窑最受人们推崇,大体形成了 “南青北白” 的局面。 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窑址位于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是中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 越窑 前已述及,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的青瓷窑,也称 “秘色窑”。大本营在越州(今绍兴)。窑口所在地主要分布在今浙江上虞、余姚等地。产瓷年代自东汉至宋,长达千年。 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居全国之冠。唐代诗人陆龟蒙有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名句。 建窑 宋代名窑之一,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窑址在福建建阳县水吉镇。小碗最多,胎骨乌泥色,釉面多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人称“兔毫盏”,但也有烧成“鹧鸪斑”和“银星斑”的。因建窑瓷皆仰烧,釉水下垂,故成品口缘釉色浅;又由于器壁斜度不同,流速快,成纤细毫纹,流速稍慢则粗,成兔毫之状。有的器底,刻有“供御”等字样,为贡瓷。 龙泉窑粉青和梅子青 龙泉窑创烧于北宋早期,初仿越窑,瓯窑和婺州窑,釉呈浅青色,薄而光亮。但胎体厚重,做工粗糙。宋室南渡以后,建官窑。龙泉窑比邻杭州,受官窑影响?,其剔瓷技术得到飞跃发展。故南宋龙泉官窑之品质远高于北宋龙泉窑。 南宋龙泉窑以粉青和梅子青著称于世,尤以梅子青为罕见之物。粉青和梅子青是一种石灰碱釉。这种釉在高温中黏度较大,流动性小,造宜挂厚釉。这种釉厚层中含有大量小汽泡和石英颗粒,当光线射入釉层时,釉面会使光线发生强裂散射,呈现一种淡雅柔和如冰似玉的美感。 影青 “影青”是宋代景德镇烧制的一种瓷器的名称,由于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带白、白中闪青,加之瓷胎极薄,所刻划的花纹迎光照之内外皆可映见,因此又被称为“映青釉”。 影青的釉色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白中闪淡青色,晶亮透彻,前人把它称为“假玉”;二是淡青闪黄,这种釉色的影青瓷最为大量。 珐琅彩 珐琅彩瓷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彩绘瓷器,部分用于犒赏功臣。据清宫造办处文献记载:其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年间,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 祭红 祭红是景德镇窑在明永乐、宣德年间创烧的著名红釉品种,以铜为着色剂,生坯上釉,置于还原焰1250℃-1280℃温度下一次烧成。祭红釉色似初凝的鸡血,深沉安定,莹润均匀,不流釉不脱口,釉面罕有龟裂纹理,因祭红器作祭祀郊坛之用,故名。祭红釉于明中晚期曾一度失传,至清代才恢复烧造,色泽更加艳丽、多样。 豇豆红 豇豆红是清代康熙晚期出现的铜红釉品种。因其色调淡雅宜人,以不均匀的粉红色、犹如红豇豆一般而得名,其釉质匀净细腻,含有粉质。豇豆红无大器,常见为文房用具,又因其烧成难度大,生产时间短,所以传世数量极少,历来是收藏家搜猎的目标 。 德化白瓷 德化窑历史悠久,是南方著名的瓷窑,因窑址位于福建德化县而得名。德化白瓷因釉面滋润似脂,故有“象牙白”、“猪油白”、“鹅绒白”等美称。 德化窑产品在我国白瓷系统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在国际上享有 “东方瓷雕”的美誉。 在世界陶瓷史上 “中国白” 一词也就成了德化白瓷的代名词,“中国白” 原文(Blanc de Chine)是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中的上品。 中国红 逾千年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烧制成的红瓷,其色相均为枣红、棕红、锈红或紫红,都不是中国人最为喜爱的大红色。? 红瓷尚为稀世珍品,那么大红色瓷器当然价值连城,于是古代的一些王侯将相、商贾巨富不惜万金,以求烧出大红瓷奇货可居,但均以失败告终。 千年历史难题:万金何处觅大红? 2002年,长沙人尹彦征历经20年艰辛,攻克成千上万个难关,在1200℃以上高温,经多次烧制,终于烧成了颜色鲜艳、高贵华丽、喜庆吉祥,与国旗国徽颜色完全一致的高温大红色瓷器。 嘉庆 绿地粉彩蟠龙瓶 细长颈,上小下大,圆腹,下有内挖圈足。内外及底均施以低温松绿釉,器外口沿绘红彩回纹一周,上下饰金彩二周。通体绿釉地上满绘粉彩缠枝莲花纹,间饰红彩蝙蝠。腹下足部连接处饰仰莲纹。 清同治 粉彩仕女人物壇 清光绪 粉彩三多纹壇 清 康熙 满地素三彩龙纹观音瓶 素三彩 是瓷器釉上彩品种之一,在未上釉的素胎上,施以绿、黄、茄紫三色烧成。始于明正德年间,清康熙时继续烧制。其实并不限于此三色,但不用红色。 清 乾隆 素三彩太上老君像 清康熙 红彩三兽纹瓶 翻口 细长颈 圆腹 圈足 红彩 低温釉上彩,呈不透明大红色。始于宋代,为釉上施彩的前驱,后沿用于明、清。制法将硫酸亚铁(青矾)煅烧、漂洗,加入铅粉作熔剂,磨细调成釉浆施于瓷器釉面上,氧化焰以900℃低温烤烧。 清乾隆 盖血红彩藏草瓶 唇口,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