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史讲稿第l八讲.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科学史讲稿第l八讲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案 教研室:教育学 教师姓名:姚雯雯 授课时间:第九周 课程名称 自然科学史 授课专业和班级 2011级科学教育 授课内容 生命起源和近代遗传说 授课学时 2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对生命起源和近代遗传学说的学习,了解近代生物学的重要理论。 教学重点 孟德尔遗传定律 教学难点 遗传物质的探索 教具和媒体使用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 学 过 程 讲解进化论观点发展情况,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 时间分配(90分钟)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讲授新课 第八讲 生命起源和遗传学说 一、关于生命起源的探讨 1、自生论 2、微生物的发现 3、胚种论 二、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1、孟德尔遗传定律 2、分子生物学 三、作业:遗传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四、本节课的归纳总结: 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5分钟 70分钟 35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35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5分钟 10分钟 板 书 设 计 第八讲 生命起源和遗传学说 一、关于生命起源的探讨 二、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1、自生论 1、孟德尔遗传定律 2、微生物的发现 2、分子生物学 3、胚种论 讲授新拓展内容 遗传研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课后总结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讲 稿 讲 授 内 容 第八讲 生命起源和近代遗传学说 一、生命起源的探讨 1、自生论 古代人类主要是依靠动植物生存,这使古人认识到生物来自生物,即各种生物都是生下来的、长出来的,而且每一种生物都繁殖自己的后代,人的繁殖也是如此。但是最初的生物是从哪来的呢?古人就是以为是变来的。变是创世纪神话的一个基本想法,认为什么东西是可以变出来的,是一瞬间就完成的,不需要条件和过程。各个古老的民族都有类似的传说。古代印度人相信从汗液和粪便里可以突然生出各种寄生虫和苍蝇甲虫。在巴比伦的楔形文字文献中也有运河淤泥生蠕虫的记载。古埃及人认为尼罗河的淤泥经过暴晒就会变成青蛙、蟾蜍、蛇、老鼠等动物。 古代科学家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等人都认为泥土、污秽物中产生生物。1708年,俄罗斯彼得大帝时代的一个主教说:老鼠、蟾蜍、蝎子和各种蠕虫、小金虫、蝗虫都是从湿土、淤泥、腐败物质中生出。蚊子、小飞虫由露水生成。后来这些生物全部死亡,诺亚洪水后又从这些东西里自生出来。17世纪,比利时医生赫尔蒙特不仅相信垃圾可以变成老鼠,而且还要做赃物变老鼠的实验:一个密封的箱子里装着各种脏东西,21天后打开箱子,里面果然有老鼠。他惊讶地说垃圾产生的老鼠竟然同大老鼠生下的老鼠完全相同,意大利的布瓦纳尼说他他看到腐烂的木头生虫变成蝴蝶,蝴蝶又变成了鸟。此外大生物学家拉马克相信水螅能从污泥中自生,大哲学家黑格尔也说海水能自生鞭毛虫。 以上这些说法就被概括为自生论,认为生物可以从无生命物质迅速直接地产生,高等生物可以从低等生物迅速地直接产生。但是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首先向自生论发出挑战的是17世纪意大利医生雷地,他做了一个实验,用纱布蒙在肉上,只见苍蝇在纱布下下卵,后来卵生出幼虫。他把肉放在密封的瓶内,几天后肉也未生蛆。他说这些实验表明腐肉不会生蛆。 2、微生物的发现 到了17世纪末,荷兰的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他用显微镜在雨水、泥土以及酒、黄油、血液、头发、肌肉、牙垢等物质内发现了微生物。列文虎克16岁时辍学,到一家做毡子的小铺当学徒。当时为了检查毡子的质量,需要用放大镜观察。他因此学会了磨制透镜的技艺,并乐此不疲,十分痴迷,以致邻居说他精神失常,他却说:“我原谅他们,因为他们懂得不多。”后来他在故乡代尔夫特市的市政府当看门人使他有更多的时间磨制透镜,终于制成了能放大200多倍的显微镜。他立即怀着极大的好奇心用显微镜观察周围的许多物体。他在雨水中发现了大量的微小生物,他称之为“小动物”。他说他们灵活的游动,一会停止,一会又飞快旋转。1673年,他致函英国皇家,报告自己的显微镜发现。皇家学会起初不太相信列文虎克的报告,就委托两位科学家对显微镜进行验证。结果一向默默无闻的列文虎克由此成为名人。不久他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俄国彼得大帝前来向他表示敬意,英国女王特地驾临代尔夫特,为的就是要看看肉眼看不到的那些奇妙的“小动物”。 列文虎克是位业余的科学家,未受过高等教育,缺乏系统的生物学知识。他的魔镜工作与显微镜观察都是单独进行的。他不愿意公开自己的磨镜技术。德国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茨写信对他说:“如果

文档评论(0)

aicen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