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课件(高)-副本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1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胰岛素应用 胰岛素分泌类型 糖尿病类型 T1DM 一般初始剂量 0.5-1.0U/公斤/天 T2DM FBG<7.8mmol/L FBG 7.8-11.1mmol/L FBG≥11.1mmol/L FBG 13.9-16.7mmol/L <0.3U/公斤/天(20U)可改口服 胰岛素使用原则 饮食治疗及运动疗法为基础 从小剂量开始 剂量个体化 监测血糖,防治低血糖反应 短效制剂可皮下或静脉注射,其余均只能皮下注射 胰岛素初始剂量的确定 量宜小,以后根据临床调整,直至满意 一般从每日18-24 单位开始 尿糖 血糖 通常每 2g升高的血糖用 1U 用量 = 0.003(血糖值-100)× 体重 原用口服降糖药剂量 5U/片,总量不超过30U(6片量) 初剂量的选择 每日 3-4次短效为宜,可迅速见效,便于调整,不易发生低血糖症,血糖稳定后再减少注射次数或加用中、长效 三餐前剂量分配 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 N或预混 早2/3 晚1/3 经验法:将日总剂量除以3,午餐前减2U加到早餐前,例如18U(8、4、6)或24U(10、6、8) 睡前NPH起始剂量4-8单位,一般不超过16U 胰岛素注射用具 胰岛素笔和注射用针头 诺和英 各种胰岛素注射笔及血糖仪 持续注射胰岛素的胰岛素泵 胰岛素强化治疗 多次胰岛素注射 三次/日 早40% 中30% 晚30% (R) 四次/日 早、中、晚餐前+4AM (R) 四次/日 早、中、晚餐前R+睡前N或超长效 二次/日 预混(30R;50R) 胰岛素泵持续胰岛素输注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治疗 注意 清晨高血糖原因 夜间胰岛素作用不足 黎明现象 Somogyi现象 2型糖尿病降糖治疗的新观念 “ 2 快 1 慢 ” 2 快 快用 胰岛素 快用 胰岛素增敏剂 1 慢 慢用 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62thADA,2002 2型糖尿病治疗策略举例 短期胰岛素 治 疗 重新评估β细胞功能 口服降糖药物 + 胰岛素 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物 胰岛素治疗 ——抗药物和副作用 在无酮症酸中毒也无拮抗胰岛素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需要量超过100或200u,表现为胰岛素抗药性 副作用:低血糖反应、过敏、水肿、视力模糊、注射部位局部异常 上两图显示胰岛素注射部位的脂肪营养不良 其他治疗 中医治疗 胰腺移植 人工胰 展望(基因诊断和治疗) 糖尿病合并妊娠治疗 饮食 药物 监测 分娩 新生儿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 糖尿病控制目标 理想 尚可 差 血浆葡萄糖 mmol/L 空腹 4.4~6.1 ≤7.0 7.0 非空腹 4.4~8.0 ≤10.0 10.0 GHbA1c % 6.5 6.5~7.5 7.5 血压 mmHg 130/80 130/80~160/95 160/95 体重指数(BMI) Kg/m2 男25 男27 男≥27 女24 女26 女≥26 总胆固醇 mmol/L 4.5 ≥4.5 ≥6.0 HDL_C mmol/L 1.1 1.1~0.9 0.9 甘油三酯 mmol/L 1.5 2.2 ≥2.2 LDL_C mmol/L 2.5 2.5~4.4 4.5 监测 尿糖监测 自我血糖监测 GHbA1C(2-3月)或FA(3周) 定期了解血脂水平;心、肝、肾、神经功能和眼底情况 一级预防:避免糖尿病发病 二级预防:及早检出并有效治疗糖尿病 三级预防:延缓和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预防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正常人胰岛素分泌呈双相性: 第一时相:快速分泌相 ?细胞接受葡萄糖刺激,在0.5-1.0分钟的潜伏期后,出现快速分泌峰,呈尖锐高峰曲线,持续5-10分钟后减弱。快速分泌相反映?细胞储存颗粒中胰岛素的分泌 第二时相:延迟分泌相 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其代谢产物激活蛋白激酶,持续和增强胰岛素分泌,兴奋第二相胰岛素释放,即快速分泌相后出现的缓慢但持久的分泌峰,其峰值位于刺激后30分钟左右。延迟分泌相反映新合成的胰岛素及胰岛素原等的分泌 * * * * 治疗 原则: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 治疗目标: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糖尿病症状,防止或延缓并发症。 方案:“五套马车” 饮食、运动、药物、糖尿病教育、自我血糖血测 糖尿病教育 认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