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1.1(应电专业)要点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一门既抽象又具体的课程。在逻辑问题的提取和描述方面是抽象的,而在逻辑问题的实现上是具体的。因此,学习中既要务虚,又要务实。 逻辑设计方法十分灵活。数字系统中,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许多问题的处理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步骤,很大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知识广度和深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换而言之,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具有较大的弹性和可塑性。 1) 数字技术的应用 *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五版) 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 孙粤辉 yhsun@gdut.edu.cn Email:Mobile: 1. 课程的性质 3. 课程研究内容 5. 教材和参考书 4. 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 6. 考核 2. 教学目标 是电类专业的: 1. 课程性质: 获得适应信息时代的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与数字电子技术相关学科和专业应用打好以下两方面的基础: 2. 课程目标: 1)正确分析、设计数字电路,特别是集成电路 2)进一步学习设计专用集成电路(ASIC) 具入门性质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4. 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 1 ) 发展快 2 )应用广 3 )工程实践性强 学习方法 打好基础、 关注发展、 主动更新、 注重实践 课程学习中: 了解电路功能的应用背景,注重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课程特点 每18个月芯片的集成度提高1倍,而功耗下降一半。 注重理解和掌握功能部件的外特性、多练习、多动手 4. 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续) 3. 课程研究内容 -----数字信号传输、变换、产生等。内容涉及信号处理的器件、功能电路及系统。 第1章 数字逻辑概论 第2章 逻辑代数与HDL基础 第3章 逻辑门电路 第4章 组合逻辑电路 第5章 锁存器与触发器 第6章 时序逻辑电路 第7章 存储器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第8章 脉冲波形的变换与产生 第9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器 *//* *第10章 数字系统设计基础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 阎石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毓银主编《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蔡惟铮主编《基础电子技术》《集成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子工程手册编委会编 中外集成电路简明速查手册-TTL、CMOS电子工业出版社 王金明,杨吉斌编.《数字系统设计与VerliogHDL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 康华光 主编 5. 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考核 平时成绩 30% 考试 70% 及时交作业 作业 两本作业本,写上姓名、班级 答疑 随 时 1.1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1.2 数制 1.4 二进制码 1.5 二值逻辑变量与基本逻辑运算 1.6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1.数字逻辑概论 1.3 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 5、掌握基本逻辑运算及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 2、了解数字信号的特点及表示方法 3、掌握常用二~十、二~十六进制数的转换 4、了解常用二进制码,熟悉8421 BCD码 1. 1 数字电路与数字信号 1.1.1 数字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1.1.2 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及特点 1.1.3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1.1.4 数字信号的描述方法 人类进入到数字时代, 数字技术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雷达技术 通信技术 计算机、自动控制 航空航天 “勇气”号 火星探测器 1.1.1 数字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数码相机 智能仪器 计算机 2) 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 1906年 美国李.德福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 1948年 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发明了第一 只晶体管 1958年 美国基尔比制成第一块集成电路 6个月后诺伊斯制成第一块硅集成 电路 1971年- 美国M.E.霍夫制成第一台四位微处理器4004 1976年- 美国S. 克雷制成第一部微型计算机 “克雷-I” 1983年- 我国研制成功第一台速度为1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 80年代后- ULSI ,10亿个晶体管/片 、 ASIC 制作技术成熟 目前-- 芯片内部的布线细微到亚微米(0.13-0.09?m)量级 微处理器的时钟频率高达2.8GHz(109Hz) 90年代后- ASIC 可编程逻辑

文档评论(0)

挺进公司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