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 全套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园游戏 第一编 基本原理 第一讲 儿童游戏的基本概念 第二讲 儿童游戏的发展 第三讲 儿童游戏的发展价值 第四讲 影响学前游戏的因素 第一讲 学前游戏的基本概念 游戏对儿童发展所不可替代的价值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1989年11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在巴黎通过了由来自155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首脑或国家元首共同签署的《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具有“从事与儿童年龄相适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的正当权利。这一标志着当代儿童观的最高水平的国际公约,代表当代文明社会想全人类发出了所有儿童的游戏权利不可剥夺的宣言和承诺。 1996年6月,我国正式施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教育原则,并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进一步明确了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教育因素于游戏形式的最佳融合,成为现代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之一。 学前游戏理论是从学前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并日趋独立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学前教育学及儿童心理学领域在游戏研究上纵向的深入和横向的扩展。 学前游戏研究的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指导学前游戏的实践,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让儿童在游戏中活泼、主动地学习,使之健康地成长。 学前游戏论研究的内容(P4) 在教育领域,学前游戏理论主要是从教育的观点出发,专门研究学前儿童的游戏现象,揭示其发展规律,探讨其价值和教育实施及指导的一门学科。它一般涉及学前游戏的特点、分类、发展、价值特别是教育价值,在学前教育中的实施及其指导、评价等。另外,关于学前游戏理论及研究的发展也是这门学科所应予以关注的内容。 第一节 儿童游戏的本质 一、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 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经历了非自觉化理解、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活动)等阶段。 (一)游戏概念的非自觉化理解 儿童游戏的历史和人类社会历史一样古老悠久,所以“游戏”一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很早就产生的,在战国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就出现该词。这时的 “游戏”与现代词语系列中的“玩”、“玩耍”等十分相似,其含义与动作或运动有关,其活动特点是轻松自在,又与“无意义”或“无价值的”等贬义判断有关。 (二)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 大约19世纪中期及其后,游戏开始真正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游戏理论。开始了对游戏本质进行自觉的、理性的探索尝试。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人们对游戏本质的理解建立在本能论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了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 福禄贝尔(F·Frubel,1782~1852)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通过游戏可以表现和发展神的本源。 斯宾塞将游戏看做是剩余精力的无目的的消耗,把人与动物游戏的动力都归结为剩余精力的发泄或运用,并从中获得愉悦与满足。 格鲁斯主张游戏是对未来生活需要的活动的准备,是本能的练习或训练。 (三) 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活动 二、 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新探索: 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人的主体性与主体性发展与培养问题的讨论,为认识游戏的本质,重新审视这种自由自发的活动的价值与意义提供了新的视点与理论背景。在我国,许多研究者开始尝试把游戏活动的本质概括为主体性活动。 刘焱在《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一书中较为详尽地阐述了游戏的主体性本质。她指出,主体性活动是活动主体能动地驾驭活动对象的活动,是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表现与确证的活动,这种活动现实直观地表现为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活动,是人的主体性在对象性活动上的反映与投射。而游戏是游戏者能动地驾驭活动对象的主体性活动,它现实直观地表现为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活动。 毛曙阳在《关于幼儿游戏本质及其对幼儿的发展价值的思考》一文中指出:“游戏从本质上说是指一类由幼儿自主控制的、能带来愉快情绪体验的、有操作材料的活动,其中自主控制是游戏的最内在本质。” 张燕在《幼儿园游戏探新》一文中指出:游戏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其实质就在于儿童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够在活动中实现,从而也点明出了游戏的主体性本质。 游戏主体性的本质特征,使游戏直观具体地表现为是儿童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活动: (1)游戏是儿童的主动的活动。游戏活动的动机来自于儿童本身,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或要求。 (2)游戏是儿童的独立性活动。游戏是儿童独立活动的基本形式。儿童在游戏活动中按照自己的主体地位,决定对活动材料、伙伴、内容的选择,决定对待和使用活动材料的方法

文档评论(0)

别样风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