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农业
综合示范区总体实施方案
一、示范区建设目标
VV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总体建设范围是南岸干渠两侧,全长23.97公里,总面积共计181420亩,其中耕地面积130409亩。
总体目标:通过对保护区区域地位、现状特征、发展前景的分析,保护区功能定位确定为生态绿谷、景观玉带、经济走廊。最终打造一条具有国际水准、集生态绿化、观光休闲、产业发展于一体的生态经济景观走廊。
具体目标:1、林果产业建设面积54213亩;2、苗木产业建设面积46965亩;3、花卉产业建设面积29231亩;4、生态旅游建设面积400—650亩。全区共有33个景观节点,其中一级观景点3个(一级旅游服务中心3个)总面积面积150—250亩;二级景观节点共8个(二级旅游服务中心8个),总面积150—250亩。三级景观节点共22个(三级旅游服务中心22个)总面积100—150亩。旅游入口规划12个,国道出入口2个,县道出入口3个。5、林业生态工程分4个工程。一是:水系林网防工程护林总长度86.9公里,二是:绿色通道工程道路总长度84.3公里,其中宜绿化道路总面积12096亩,规划新建绿色通道10191亩,新建道路两侧林带5359亩。三是:农田林网工程林网网格数978个,林带覆盖面积9681亩。四是:村镇绿化工程总面积29187亩,6、环境控制体系。从保护区环境状况改善、农村污染防治能力、农村环保监管及宣传能力三方面提出8个(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枯河断面水质、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村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乡镇环保机构设置、环保保护知识普及率)环境整治具体目标。7、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安全保护。一是水系建设:保护区均为旱地,面积154207亩,灌溉定额为每亩326.3立方米,需水总量预测为4529万立方米,人畜年用水量为792万立方米。二是道路建设:车道规划框架为1环道、2纵、7横,总长度156.8公里,其中新建车道123.2公里。三是电力设施建设:电力资源根据入住企业生产情况、居民生活情况、保护区管理机构情况、旅游耗能等情况建立专门的变电站,保证保护区正常运行的生产与生活用电。基础设施从安全上注意火灾防护,水面安全防护以及交通及游客的安全保障。
二、保护区概况
1、规划范围
干渠VV段全长32.77公里,其中南岸明渠23.97公里,穿黄段4.63公里,黄河北岸4.17公里。VV干渠生态保护区位于VV市南水北调干渠两侧、CC以南,包括两岸工程外边线向两侧外延50~200米的一级保护区,占地5394亩;以及一级保护区外边线外延左岸3公里,右岸2.5公里的二级保护区,占地176026亩;保护区总面积为181420亩。核心区位于高村乡吴村、城关乡宫寨村,面积5300亩。
2、保护区自然农业状况
保护区气候极端最高温41度,极端最低温-14度,年均气温14.3度;无霜期天数223天; 年均日照时数2335.9时;年均降水量608.2毫米。示范区耕地土壤类型为褐土,包括褐土性土、典型褐土、石灰性褐土3个亚类,白立土、立黄土、白面土3个土属。保护区土壤肥力较高。年降水量8237.9万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1357.7万立方米,地下水水资源量2208.2万立方米,总水资源量2208.2万立方米,每公顷水资源量1630.3立方米。保护区土地利用情况是粮食作物用地115726亩,占63.8%;林业用地3665亩,占20.2%(防护林面积为26314亩,占14.5,经济林占10341亩,占5.7%);建筑用地占20116亩,占11.1%;蔬菜用地4563亩,占2.5%;湿地面积3311亩,占1.8%;饲养用地1049亩,占0.6%。
3、保护区农业发展概况
(1)保护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保护区内现有南北方向的主要道路有省道、省道和西南绕城高速公路,东西方向有与国道。市级乡级公里纵横交错,乡镇与各行政村之间都有公路相连,交通非常便利。保护区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机械动力充足,电力供应较为完善,是农业主要生产区域。目前,保护区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 2家。已注册农业专业合作社167个,成立各类专业协会10个,农产品专业市场2个。
(2) 保护区农业生产投入、技术水平
保护区总人口84369人,其中农业人口80582人,非农业人口3787人,除了引进农业企业之外,农业生产(良种、机械、化肥、农药、能源等)投入水平不高,约550~750元/亩。大部分农田实行机械化种植,大田作物平均化肥施用量约370~430斤/亩,蔬菜平均化肥施用量800斤/亩左右。目前保护区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常规农业技术为主,高科技的农业生产项目所占比例较小。保护区各乡镇设有农业服务中心,并配有1~2名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