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英雄于谦.ppt
民族英雄——于谦 改变历史的人 * * 石 灰 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 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 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祖籍考城(今民权县) 故里在今民权县程庄乡于庄村。于谦的曾祖于九 思在元朝时离家到杭州做官,遂把家迁至钱塘太 平里,故史载于谦为浙江钱塘人。于谦与岳飞、 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弘治二年谥肃愍(mǐn) 万历中,改谥忠肃。 于谦的人生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 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xù]之叛。平叛后,身为 御史的于谦因数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颂 声满道。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十四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 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 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改变 了改变了历史车轮的走向。 土木堡之变 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蒙古骑兵分为四路,从四个不同的方向 对大明帝国分别发动了进攻。由于当时朝政被太监王振把持,皇帝 英宗朱祁镇 不怎么管事,且毫无主见,听从了王振的建议决 定亲征,召集帝国精锐兵力20万亲征也先。 战争的结局 正统十四年(1449)九月十二日。 “臣居庸关巡守都指挥同知杨俊报:近日于土木堡拾所遗军器,得盔 六千余顶,甲五千八十领,神枪一万一千余把,神铳六百余个,火药 一十八桶。” 正统十四年(1449)九月十三日。 “臣宣府总兵杨洪报:于土木所遗军器,得盔三千八百余顶,甲一百 二十余领,圆牌二百九十余面,神铳二万二千余把,神箭四十四万枝 ,大炮八百个。” 此战,20万大军毁于一旦,帝国精锐京城三大营全军覆没,没开一枪 没放一炮。无数文官武将战死,皇帝被俘。太监王振在混乱之中被护卫将军 樊忠用手中铁锤捶烂了他的脑袋。 力挽狂澜 “建议南迁之人,该杀!” 于谦在决定帝国命运的朝会上大声训斥了那些 投降派。最终,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 谦之所在,必胜! 从八月到九月,于谦不断地忙碌着,大到粮食储备,军队训练, 小到城内治安,修补城墙,所有的问题都要他来处理,在这一个 月的时间里,他没有休息日,没有假期,因为他很明白,现在他 正在和时间赛跑,多争取一点时间,多做一点事情,胜利的把握 就大一分。到了九月下旬,京城的防卫基本完善,各大小关隘, 要塞据点,都安置了人员防守,所有抽调军队经过严格训练,已 经有了与也先的精锐骑兵决战的能力。士兵们摩拳擦掌,跃跃欲 试,等待着也先的到来。惊慌失措,士气全无的景象已不复存在 ,勇气又回到了城内士兵们的身上,他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 握着手中的武器,期待着也先的到来,期待着为土木堡死难的人 们复仇。 “大军开战之日,众将率军出城之后,立即关闭九门,有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斩!” ——于谦 于谦下达了军令后,守城明军将士团结一心与蒙古军队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取得了京城保卫战的胜利,完胜! 北京保卫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战役,如果此战失败,中国历史将会改写,因为京城一旦失陷,北方将无险可守,半壁江山必然难保,大明王朝的国运也将被改变,在这场决定历史的战争中,明朝政府在主力被歼,上皇被俘,兵力不足,士气全无的情况下,采用了正确的军事和外交方针,最终击败了来犯的蒙古军队,保住了帝国的北部领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光荣属于大明帝国,光荣属于于谦,光荣属于那些保卫国家的所有人!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