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用碳纤维轻量化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探索.ppt

中国汽车用碳纤维轻量化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探索.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莱比锡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装配车间总览   未来宝马旗下10款新车将采用碳纤维材料 结论:必要性及迫切性: 跨国公司已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供应商+主机厂”的产业化布局 汽车白车身的传统四大工艺 冲压 焊接 涂装 总装 如果说福特创建流水线生产是汽车行业的第一次革命,那么碳纤维+新能源可能是第二次汽车革命。若中国品牌汽车没有提早布局,有可能再次被第二次甩飞。 碳纤维汽车黑车身的工艺路线 模压或者注塑 粘接 总装 中国自主品牌碳纤维轻量化技术应用 现状及碳纤材料轻量化 ■上汽荣威E50三明治结构碳纤维引擎盖8kg降重3kg ■奇瑞某新车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前罩 ■长城、上汽、奇瑞、北汽、东风、比亚迪等汽车主机厂都在开展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研究,但都基本停滞在外覆盖件样件展示。 奇瑞碳纤维“小蚂蚁”概念车亮相2012年北京车展 ■北汽concept 900”轿跑型概念车碳纤维鸥翼式车门 2013年上海车展 ■哈弗H6碳纤维改装车(前罩、前后保险杠) 中国自主品牌的碳纤维轻量化技术零部件现状 ■奇瑞碳纤外覆盖件(含侧围和地板) 正在开发的碳纤维零部件: S301碳纤维传动轴, 钣金1725kg,其中中间轴管重量4.825,预计可以实现减重2.7kg,目前正在与陕西新思维,哈玻院等进行样件开发工作。 碳纤维 长安汽车复合材料轻量化技术应用工作及其思路 总成替代设计 装配分析 CAE验证 摆臂材料演变及减重效果示意 目的:技术积累和实验验证 碳纤维地板顶盖开发 与中科院宁波所、湖南大学等单位合作,拟在2017年入门级EV纯电动车上搭 载开发碳纤维地板和顶棚,进行实车实验验证,进行碳纤车身开发技术积累。 工作计划 长安汽车复合材料轻量化技术应用工作及其思路 汽车顶盖 BMW I3对标与解析 长安提前组建了项目团队,制定了对标解析工作计划,预计2015年4月完成各项性能测试,与合作伙伴一道开始系统性地解析对标。 长安汽车复合材料轻量化技术应用工作及其思路 碳纤维“黑车身”及复合材料汽车开发 对标BMW I3 整车结构布置、性能、电池控制系统,研究材料-成型工艺-连接技术-涂装工艺技术-维护维修-回收再利用技术,开发碳纤维“黑车身”,打造全新材料和结构轻量化汽车。 长安汽车复合材料轻量化技术应用工作及其思路 目标与挑战: 掌握碳纤维复合材料整车仿真技术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材料性能对零件CAE/整车CAE/碰撞/NVH/疲劳耐久和车内空气质量等的影响; 突破碳纤维整车结构设计技术、连接装配技术、表面涂装工艺技术和快速成型工艺技术瓶颈; 完成碳纤维黑车身(包括覆盖件)结构设计和性能分析,及实验验证。 碳纤维黑车身 碳纤维“黑车身”应用研究和开发–是自主品牌汽车行业轻量化技术的“中国梦” 开发思路:单件→系统→整车,试验通过后层层推进 碳纤维黑车身 复合材料汽车 存在的主要挑战及应对建议 挑战 建议 复合材料原材料(成本、质量稳定性、特性曲线,规模供货) 结构设计(材料、零部件、CAE分析,整车框架一体化设计) 制造技术(生产周期长,效率低,不能跟上整车生产节拍) 连接装配技术(粘胶质量,评价标准,设备改造和投资) 试验检测方法和标准 维护技术(碰撞损坏、修补) 回收再利用技术(2015年要求整车可回收利用率95%,再利用率90%以上) 成本(材料成本?加工成本?管理成本?) 挑战: 材料→设计→制造→装配→验证→维修→回收 原材料制备 满足汽车性能要求的,规模化生产,低成本材料 结构设计(材料、零部件、整车框架) 对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缺少材料实验数据,相关CAE分析软件,产品性能要求,对整车性能的影响,设计经验积累。 制造技术:尚不具备高效,批量化生产能力 连接装配技术:缺乏高效常温粘接材料,没有足够装配经验 维护技术:没有足够的方法和经验 回收利用:正处于研究阶段,没有成熟,低成本技术方案 成本问题:原材料成本,加工制作成本过高 原材料研发(高校、研究院所) 材料生产(材料供应商) 零部件制造(零部件供应商) 整车集成应用(主机厂) 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回收企业) 政府引导、政策支持 建议:在政府的引导下,建立起先进复合材料“材料研发-原材料生产-零部件制造-整车集成应用-回收再利用”的全产业链,依托中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发展联盟推进项目立项和产业化工作。 组建联盟、协会统筹 钢的密度为7.8 g/cm3,铝:2.7,镁:1.8,塑料(复合材料):1-1.5,是钢的1/4,铝的1/2; * * Speaker Notes Use this space for overall notes and general comments. Simply select this text and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