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环境构成: 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 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整体性含义: 6 大要素通过3种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的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整体 1、总的途径:3 种循环 2、个案:生物要素 平衡功能 举例: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景观的形成过程 自 然 地 理 环 境 的 整 体 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案例1: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 生产功能 2. 平衡功能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案例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 案例3: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 *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气候 土壤 生物 地貌 水文 “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相互渗透” 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降水集中 流水作用强烈 大气 水文 生物 土壤 地貌 千沟万壑 黄土土质疏松 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稀疏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才把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融合成自然综合体,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阅读 “案例①”: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A.促进现代大气(N2、O2)的形成 B.相当程度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C.参与沉积岩的形成,加快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形成 总结: 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根本原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通过降水,土壤和水圈及生物获得水分补给 通过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大气获得了水汽 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向土壤提供了有机质。 岩石通过风化向土壤提供成土物质和无机盐 土壤及岩石风化物被侵蚀,搬运到低洼处堆积,形成沉积岩。 ★ 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 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 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P86 活动 植物、大气、水、岩石、土壤等 大气降水、渗透、植物根部吸收、植物蒸腾、地表蒸发等 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动物进食、生物呼吸及分解逐级传递 1. 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整体=部分之和??? ╳ 亚马孙雨林 可见,植物光合作用的完成,需要众多要素的参与,之后才有动物及人类的出现。 光合作用方程式 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人类燃烧化石燃料 CO2增加 海洋生物 海水中溶解的钙 大气中CO2 碳酸钙沉淀 消除部分新增的CO2 使大气中的CO2接近平衡 ①请描述藏羚羊的生存自然要素有什么,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②请分析羚羊的减少原因。 ③羚羊的数量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基本恒定的现象,说明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什么功能? 藏羚羊的例子 避风处、含盐土壤充足 寒潮少 食物、水源丰沛 环 境 数量增加 存活率上升 藏 羚 羊 食物、水源、 避风处、含盐土壤不足 环 境 数量锐减 存活率下降 藏 羚 羊 活动 二氧化碳的平衡,氧气的平衡,藏羚羊种群数量的平衡 地理要素间的平衡功能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各个地理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同步) 的。 2、牵一发而动全身。 3、人类易导致变化的要素:生物++ 水+ 思考:诗中描写的是哪个地区? (注:魏国在今山西省芮城县东北,芮城在山西省西南端,黄河北岸) 我国古代文学名著《诗经》里,收集了一首春秋时期魏国的民歌《伐檀》,诗中这样唱到: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芮城 伐呀伐!黄河在中晚唐时代刘禹锡的笔下成了“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黄河不再是“清且涟漪”了,今天的黄河水质混浊,河水中泥沙含量为世界之最,每年“运输”的泥沙在16亿吨以上,下游的年泥沙淤积量约4亿吨。如今河南开封一段,河床几乎与开封铁塔同高,黄河成了黄涛滚滚的“地上河”。 壶口瀑布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如何演变来的? 汉代的黄土高原, 草肥水美、山青水秀。 今天的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汉代的黄土高原,仍是草肥水美、山青水秀。自唐代以后,大兴土木、连年战争,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