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岗前教育培训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66 职业暴露? 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称之谓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 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 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又分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 * */66 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 针刺: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 伤所致,护士占80%。 针刺发生于: 注射 抽血 静脉穿刺或拔除 锐器处理 医疗废物处理 外科手术缝合 * */66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 使用后,应立即丢 入尖锐物收集箱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 尖锐物收集箱 应放在使用处 单手重新盖帽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 */66 * */66 血液和体液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措施 针刺伤 黏膜暴露 发生职业暴露,立即上报院感小组!!!! 内容提要: 一、消毒灭菌基本知识 二、重点科室重点管理 三、重点环节 四、职业防护 五、医疗废物管理 * */66 损伤性废物√ 感染性废物√ 化学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医疗废物分类 * * 医疗废物的分类 类别 特征 常见组分或者废物名称 感染性废物 携带病原微生物生物具有引发感染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传染病病人产生的所有垃圾;病原体培养基、标本等;废弃的血液、血清等。 损伤性废物 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医用锐器 医用针头、缝合针;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载玻片、玻璃试管等。 病理性废物 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等;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体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药物性废物 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一般性药物、细胞毒性药物、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化学性废物 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实验室的化学试剂;废弃的过气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 * 看图分类 感染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化学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 */66 医院应建立严格的污物分类收集制度,所有废弃物都应丢弃或放入标有相应颜色的污物袋(桶)中,在装3/4时有专人负责封袋并标识清楚后运送。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医疗废物袋。 废弃输液皮条须剪三段,白色乳头套帽。扔入黄色医疗垃圾袋。 装载感染性废物的桶也须注明感染性废物标识 损伤性废物 * */66 医院污物的分类收集 设置二种颜色的污物袋: 黑色袋装生活垃圾, 黄色袋装医用垃圾, 科室做好医疗废物袋管理,专袋专用,禁止盛装其它物品。 医疗废物收集后要有标识:产生科室、医疗废物名称、日期、医院名称。 科室应做好医疗废物登记,科室与保洁人员签字确认后方可收集。 * */66 大家来找茬 医疗废物流失案例 2011年《南京零距离》报道的南京市六合区大厂医院、 《金陵晚报》报道的连云港一院“医疗废物流失”事件 2014年1月央视焦点访谈报道的苏州市吴江区“掺假管”的事件 2014年2月镇江市润州区拆迁工 地发现七里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疗垃圾” 事件 医疗废物全过程安全控制 医疗废物处置要求 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要求,自行就地处置其产生的医疗废物。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应当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当消毒并作毁形处理 (2)能够焚烧的,应当及时焚烧; (3)不能焚烧的,应当消毒后集中填埋 规模较小的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站、个体诊所,可将医疗废物集中到就近的中心医院集中处置,做好交接、登记工作。(社区卫生服务站放整理箱运输到医院,交接登记) * */66 需要注意的两点 1、胎儿遗体、婴儿遗体 医疗机构必须将胎儿遗体、婴儿遗体纳入遗体管理,依照《殡葬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妥善处置。 严禁将胎儿遗体、婴儿遗体按医疗废物实施处置。 2、产妇分娩后胎盘 有传染病的产妇胎盘交由医疗机构处理(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无传染病的产妇胎盘归产妇所有。 产妇放弃或者捐献胎盘的,可以由 医疗机构进行处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胎盘。 结 语 医院感染管理溶于我们日常医疗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不要因为小而不为,细节决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