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 案
2013 至 2014 学年 二 学期
系 部 护 理 系
教研室(实验室) 儿 传 教 研 室
课程名称 儿 科 护 理
授课班级 2012级护理5班
授课教师 刘莉
职 称 助教
使用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案编写日期 2014年2月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制
教 案﹙首页﹚
授课
时间 2014 年 5 月 日 星期 节 学时数 4学时 授课
章节 第十一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授课
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它□ 教学
目的
(目标) 1.会测小儿心率,血压并分析正常与否
2.描述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3.简述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
4.比较四种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心脏体征,X线变化
5.能做出四种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诊断,制订护理措施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比较四种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心脏体征,X线变化
难点:四种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心脏体征,X线变化
教学
方法 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用病例导入教学内容
采用精讲、启发、引导、讨论等教学方法 教材
参考
文献 1.朱念琼 儿科护理学(专科)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叶春香 儿科护理学(中专)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3.王兴华 张庆明 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点精解 北京 科学出版社
4.周 琦 孙亚娟 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点精解与综合训练(儿科护理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5.丁淑贞 全国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分级考点详解与练习(儿科护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教 学 内 容板书 —130次,2—3岁100—120次,4—7岁80—100次。易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体温升高1℃,脉率增快10—15,入睡脉率减少10—12次。
3.血压
由于小儿心搏出量较少,血管口径较粗,动脉壁软,故动脉压较低,其后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收缩血压=(年龄×2)+80㎜Hg。舒张压=收缩压×2/3
血压计袖带宽度为上臂长度的2/3
二.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的改变
1.正常胎儿的血循环
胎儿时期的营养和气体代谢是通过脐血管和胎盘与母体之间以弥散方式进行交换的。
2.出生后血循环的改变
出生后脐血管被阻断,呼吸建立,肺泡扩张,肺循环压力下降,左心房压力逐增高,当左心房压力超过右心房时,卵圆孔95%1年内功能上关闭;由于肺循环压力降低和体循环压力升高,动脉导管生后5—7个月的血流逐渐减少,形成功能性关闭。静脉导管及脐血管6—8周关闭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
【概念】先天性心脏病是指胎儿在心脏发育阶段,遭受某些因素影响,使心脏某一部分发育停顿或异常所致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居儿童心血管疾病的首位。
一、先心的病因 目前尚未完全明确
分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由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所致。外因主要与早期宫内感染(母亲在妊娠第2?8周感染风疹病毒、流感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理化因素(母亲在妊娠期服用某些药物和接触大量放射性物质)、疾病影响(母亲患某些代谢性疾病和引起子宫内缺氧的慢性疾病)、高龄产妇、流产保胎、多胎、妊娠早期酗酒、吸毒等。
二、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1、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
常见的此类型先天性心脏病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
2、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如法洛四联症和大动脉错位等。
3、无分流型(无青紫型):如肺动脉狭窄和主脉骑跨
三、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一)室间隔缺损(VSD):
1.病理生理(血液动力学改变):
左、右心室间有一异常的信道,所引起的分流为左向右分流。随病情的发展,可产生肺动脉高压,右向左分流,出现持续青紫—艾森曼格综合征。
2.临床表现:
①小型缺损(0.5cm): 左向右分流量小,临床无症状,患儿生长发育不受影响。体检: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响亮粗糙的SM杂音,P2↑
②中型缺损(0.5~1.0cm): 左向右分流↑-→体循环量↓-→影响生长发育-→消瘦、气短-→肺部易感染。体检:心界扩大,胸骨左缘3~4肋间闻Ⅲ~Ⅳ级粗糙的SM杂音,伴震颤,P2↑。有“蹲踞现象”。
③大型缺损(1.0cm): 伴有肺动脉高压者-→右室压力↑-→右室肥大-→左向右分流↓-→出现青紫。体检:心界扩大,胸骨左缘3~4肋间闻Ⅲ~Ⅳ级粗糙的SM杂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