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什么是感觉 感觉 (sensation):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感觉的种类 ㈠外部感觉: ⒈视觉:适宜刺激为380~760毫微秒的光波,感受器是视网膜上的视细胞。 (二战期间飞行员夜间飞行佩戴红光眼镜。) 眼见为实? 实验:研究人员给被试事先戴上一副特殊的三棱眼镜,使被试通过眼镜看到一根直的木棍是弯曲的,同时请被试用手触摸这根木棍,触觉告诉他是直的,而当研究人员问:“木棍是什么形状的?”结果有90%的人都认为:“木棍是弯的”。 视觉后象 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颜色视觉: 不同波长的光波作用于人眼引起了颜色视觉经验。 第二节 感知觉的基本规律 一、感觉的基本规律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有机体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叫感受性; *用来度量的感觉阈限的大小的指标叫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就是指感觉出来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是指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绝对感觉阈越小,则绝对感受性越大, 差别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之间也成反比关系:即人的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差别感受性越 二、感受性的变化: ㈠感觉的适应: 人的感受性会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适应。 ㈡感觉的相互作用: 1、感觉对比:同一分析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1)同时对比是刺激物同时作用产生的对比现象。 (2)继时对比是刺激物先后作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 2、不同分析器的相互作用。 (1) 一种分析器的微弱(强烈)刺激,能提高(降低)其他分析器的感受性。 (2)感觉补偿,它是指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感觉的感受性增强而起到部分弥补作用的现象。 (3)联觉也是一种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现象,它是指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 第三节 什么是知觉? 真觉与似动 真动现象: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 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 似动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把静止物体知觉为运动,或把没有连续位移的物体知觉为连续运动的现象。 ①动景运动; ②自主运动; ③诱导运动 (三)视错觉 A、b、c、d一样长吗? 知觉的四个特性 选择性 整体性 理解性 恒常性 ㈠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指的是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的特性。 影响因素: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2、对象的动静状态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被知觉为对象。 3、人的主观状态符合人们需要、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的事物更容易成为人们的知觉对象 。 ㈢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们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理解和解释事物,并有语词加以标志的特性。 影响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 2、知觉者的主观因素(知识经验、实践经历、兴趣爱好、言语提示) 第四节 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感觉强度律的运用 刺激物的强度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教师讲课的声音大小、板书大小都要适度,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听清楚;实验、演示应该使实验观象明显,让所有学生都能看到。 二、知觉选择性规律的运用 根据知觉选择性的规律,在教学中要注意突出感知对象。 对象的活动性是知觉选择性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讲课时抑扬顿挫的语调和适当的手势动作等都可以使对象被优先感知。 演示直观教具和做实验如果注意增加活动的特点,效果会更好。 知觉对象的新颖性具有吸引力,容易被优先感知。因此,教师要使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一定新意。 第五节 观察和观察力的培养 一、观察与观察力 (一)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 (二)观察力即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知觉事物的能力。这是一种善于发现事物典型特征的能力。 二、观察力的培养 (一)明确观察目的任务 具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首要条件。观察的目的任务愈明确,观察者对知觉对象的反映就愈完整,愈清晰;反之,否则,盲目地知觉就会走马看花,甚至无所收获。 错 觉 這些水平線都是平行的嗎?或是彼此之間是有角度的呢? 花瓶与人像 返回 首页 ㈡知觉的整体性——主观轮廓图 主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部分第十三章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案分析.ppt
- 第三部分摄像操作技术教案分析.ppt
- 第7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教案分析.ppt
- 第7课辛亥革命教案分析.ppt
-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教案分析.ppt
-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复习教案分析.ppt
-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分析.ppt
- 第三次课价值观教案分析.ppt
-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教案分析.ppt
- 第三次作文训练郑人移席教案分析.ppt
- 浙江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衢州市直公立医院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浙江温州泰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江苏靖江市数据局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广东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浙江舟山岱山县东沙镇人民政府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最高人民检察院直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浙江金华市委宣传部、中共金华市委网信办所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广东深圳市党建组织员招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江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招聘非在编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