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一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教案分析.ppt

第七章第一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教案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 继承性 基础性 广泛性 简明性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公交车上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第一,一些人的社会公德观念比较淡薄; 第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规章、制度、公约等不 能得到普遍遵守; 第三,对他人警惕,冷漠有余,关心、帮助不足,对 与自己有亲情、友情的人,即使可投入的热心,肯于关心和帮助,但要求回报; 第四,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缺乏基本的诚信; 第五,在人与人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受到明显的忽视; 问题:在某高校一项调查中发现:100%的学生强烈反对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但也是这100%的学生承认,校园里的种种不文明行为现象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对此,你怎么看? 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践行公德规范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1、网络技术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 (1)积极影响 (2)消极影响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的好处与坏处的冲突就象一对孪生姐妹、与生俱来!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1)网络色情信息泛滥; (2)知识产权受到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 (3)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欺诈与失信现象不断升级; (4)病毒和黑客对网络的破坏日益严重。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如何在网上体现大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 ①不转发、散布丑化、攻击社会主义制度 和不利于社会和谐安定的信息和言论。 ②不浏览色情、暴力和宣传迷信、邪教的 网页,积极抵制和举报违法网站。 ③使用文明语言,不发表侮辱、诽谤等具 有人身攻击性质的言论。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④不以制作传播病毒或其他方式非法侵入、 攻击他人网站,妨害公众使用网络。 ⑤不以任何不诚实的方式骗取他人信任, 获取并散布他人隐私,或窃取、毁损他人 信息。 ⑥不毫无节制地上网、聊天、玩游戏。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 1.指引作用 2.预测作用 3.评价作用 4.强制作用 5.教育作用 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治安管理处罚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对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 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妨害社会管理4类, 110多种行为处以警告、罚款、行政拘留、 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 者驱逐出境等 。 《治安管理处罚法》 立法目的: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治安管理处罚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追逐、拦截他 人”“强拿硬要”私人财物,均属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可以处五日以上十日以 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 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 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法》 《集会游行示威法》 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第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第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第三,煽动民族分裂的;第四,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 《集会游行示威法》确立的基本原则 政府依法保障 权利义务一致 和平进行 《集会游行示威法》 《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 我国还制定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以及有关的法规和规章。 《道路交通安全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基本原则之一:以人为本、与民方便的原则。该法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应当减速行驶。遇到行人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遇到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道路交通安全法》 公民上网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