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2雷电暂态过电压及其传输分析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电子工程系 雷电防护教研室 CH 2 雷电暂态过电压及其传输 在发生雷击时,强大的雷电流及其所产生的空间电磁脉冲能够通过传导、感应和耦合等方式在建筑物内电子系统中产生各种暂态过电压 。 本章讨论几种常见雷电暂态过电压的产生及其对电子设备的危害机制,并介绍暂态过电压波传输过程的分析方法。 §2.1暂态电位抬高 雷电流将在防雷系统中产生暂态高电位,这一暂态现象称为暂态电位抬高 。 如果引下线与其周围电子或电气设备之间绝缘距离不够,且设备又不与避雷针系统共地,则两者之间就会出现很高的电压并会发生放电击穿,造成所谓反击现象。反击的发生能导致电子或电气设备严重损坏,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GB50057-94 第三章第二节第3.2.1条第五款“有关防反击距离要求的规定” 。对于一类建筑物而言 : 1、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及与其有联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一定的要求,最小不小于3米; 1.地上部分: 当hx<5Ri时, Sa1≥0.4(Ri+0.1hx)            当hx≥5Ri时, Sa1≥0.1(Ri+hx)              2.地下部分: Sel≥0.4Ri 式中:Sa1──空气中距离(m); Se1──地中距离(m); Ri ──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支柱处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Ω); hx──被保护物或计算点的高度(m)。 2、架空避雷线至屋面和各种突出屋面的风放散管等物体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一定的要求,最小不小于3米; ?1.? 当(h+l/2)<5Ri时, Sa2≥0.2Ri+0.03(h+l/2)            2.当(h+l/2)≥5Ri时 Sa2≥0.05Ri+0.06(h+l/2)       式中Sa2 ──避雷线(网)至被保护物的空气中距离(m); h ──避雷线(网)的支柱高度(m); l ── 避雷线的水平长度(m)。 3、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应有独立的接地装置,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适当增大冲击接地电阻。 第3.2.2条 第一款、第二款 1、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8~24m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现场浇制的或由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并应每隔18~24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2、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或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离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 一根专用接地线在高频下其阻抗为: 将信息系统的工作频率,专用引下线18m的R、?L代入上式,阻抗高达近200 ? ,因此,当这个接地装置的阻抗即便很低(如小于1?)也是毫无意义的。 在信息系统上安装电涌保护器,当电涌保护器承受雷电冲击而对地泄放时,被保护的信息系统设备绝缘承受的电涌电压为电涌保护器上的残压和其连接线上的电压将之和,即: 电涌保护器连接线的全长不宜超过0.5m。 在设备所在楼层按S型或M型设接地基准点(ERP)或环形接地母排,并将其与建筑物主钢筋连接,达到局部等电位连接 。 §2.2感应过电压 雷电放电能够在回路中和线路上感应出暂态过电压,其中前者属于磁场感应,后者主要属于电场感应。 1、回路感应过电压 当建筑物遭受直接雷击或建筑物附近发生雷击时,在建筑物防雷系统中流过的暂态电流或雷电放电通道中的雷电流将在建筑物内部空间产生脉冲暂态磁场,这种快速变化的磁场交链这些回路后,将在回路中感应出暂态过电压,危及与这些回路相端接的电子设备 。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格栅形屏蔽建筑物附近遭雷击时在LPZ1区内环路的感应电压和电流 无屏蔽线路构成的环路,其开路最大感应电压Uoc/max 宜按下式确定: Uoc/max =μ0·b·l·H1/max/ T1 (V) 式中:μ0──真空的磁导系数,其值等于4π·10-7[V·s/(A·m)]; b──环路的宽(m); l──环路的长(m); H1/max──LPZ1区内最大的磁场强度(A/m) T1──雷电流的波头时间(s)。 若略去导线的电阻(最坏情况),最大短路电流isc/ max 可按下式确定: isc/ max =μ0·b·l·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