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59_16828_土木工程施工-第1讲土方规划分析报告.ppt

37759_16828_土木工程施工-第1讲土方规划分析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填方区 挖方区 T1 T2 T3 挖方量m3 W1 50 70 + 100 500 50 100 60 W2 + 70 500 40 + 90 500 -10 40 0 W3 60 110 100 70 500 60 110 70 W4 + 80 + 100 400 40 400 30 80 40 填方量m3 800 600 500 1900 步骤4:将“100”数字填入X12方格中,被调出的X32为0,同时将闭回路上其它奇数次转角(X11)方格内的数字都减去100,偶数次转角(X31)方格内的数字都增加100,使得填、挖方区的土方量仍然保持平衡。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下表中的新调配方案。 400 0 100 400 5 土方调配 共46页 第43页 步骤5:对新调配方案按“ ⑵最优方案判别”的方法和步骤再进行判别和检验,如仍出现负数,则重复步骤1~4继续调整,如不出现负数,方案即是最优方案。 填方区 挖方区 T1 T2 T3 挖方量m3 W1 400 50 100 70 + 100 500 50 60 W2 + 70 500 40 + 90 500 40 0 W3 400 60 0 110 100 70 500 60 70 W4 + 80 + 100 400 40 400 30 40 填方量m3 800 600 500 1900 100 70 -10 20 110 80 80 50 计算无调配土方方格的检验数λ,无负数,方案是最优方案。 1.5 土方调配 共46页 第44页 该优化方案的土方总运输量为: Z = 400×50+100×70+500×40+400×60+100×70+400×40 = 94000 (m3·m) 初始方案的土方总运输量为: Z = 500×50+500×40+300×60+100×110+100×70+400×40 = 97000(m3·m) 调整后的总运输量减少了3000(m3·m)。 5 土方调配 共46页 第45页 绘出最终土方调配图如下所示 500 500 800 600 500 500 400 W1 T1 W3 400 60 100 70 400 40 W4 T3 W2 T2 100 70 500 40 400 50 5 土方调配 共46页 第46页 思 考 题 1、试述土的可松性及其对土方规划的影响。 2、试述土壁边坡的作用、表示方法、留设原则及影响边坡的因素。 3、确定场地设计标高H0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4、试述按挖填平衡原则确定H0的步骤和方法。 5、为什么对场地设计标高H0要进行调整?如何调整? 6、如何计算沟槽和基坑的土方量? 7、土方调配应遵循哪些原则,调配区如何划分,如何确定平均运距? 8、试述用“表上作业法”确定土方最优调配方案的步骤及方法。 第1章 土方工程 深度在5m内的基坑(槽)、管沟边坡 的最陡坡度(不加支撑) 土 的 种 类 边 坡 坡 度(高:宽) 坡顶无荷载 坡顶有静载 坡顶有动载 中密的砂土 1:1.00 1:1.25 1:1.50 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 1:0.75 1:1.00 1:1.25 硬塑的粉土 1:0.67 1:0.75 1:1.00 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 1:0.50 1:0.67 1:0.75 硬塑的粉质粘土、粘土 1:0.33 1:0.50 1:0.67 老黄土 1:0.10 1:0.25 1:0.33 软土(经井点降水后) 1:1.00 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底面标高时,挖方深度在5m以内,不加支撑的边坡可按下表确定: 2 土方边坡 共46页 第11页 3 土方量计算的基本方法 土方量计算的基本方法有平均高度法 和平均断面法 两种。 3.1 平均高度法 ⑴ 四方棱柱体法:将施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边长等于a 的方格网,每个方格网的土方体积 V 等于底面积 a2 乘四个角点高度的平均值,即: 第1讲 土方规划 共46页 第12页 方格网土方量计算 则可采取平均高度 法(四方棱柱体法 和三角棱柱体法) 3 土方量计算的基本方法 共46页 第13页    ⑵ 三角棱柱体法:将每一个方格顺地形的等高线沿对角线划分为两个三角形,然后分别计算每一个三角棱柱体的土方量。 3.2 平均断面法 基坑、基槽、管沟、路堤的土方量计算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