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小教语文介绍.doc

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小教语文介绍.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贾晓洁 (2011级 小教语文 20111105003) 内蒙古师范大学 基础教育学院 二零一四年六月二十六日 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贾晓洁 (内蒙古师范大学 基础教育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摘 要: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和第一所学校是家庭,家长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影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小觑。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家庭教育是构成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身心发展是我们须给予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 小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初步形成阶段,心理和生理都在迅速的发展。在我国当前家庭教育环境之下,小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的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小学生离家出走、校园暴力以及小学生自杀等事件频频发生,还有越来越多的儿童患上学习困难综合症、多动症和儿童厌学症等心理疾病。这都反应出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待提高,很多小学生均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必须找到问题的原因。 一、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研究者薛庆兰【1】归纳出小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习方面;第二,人际关系方面;第三,情绪方面;第四,道德品质方面。然而造成并影响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几乎都是来自这三个方面,即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在研究者陈雪梅和卫萍【2】的研究结果中,他们认为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四个:一是家庭环境,这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二是个体因素,它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原因;三是学校教育,这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导因素;四是社会环境,它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诱发因素。 与此相似的是研究者许晓杰【3】的研究结果,他认为造成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因素很多,但其中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是重要因素,此外小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也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包括以下这三方面:一是小学生的妒忌心理;二是小学生不被尊重而引起的苦闷心理;三是小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 总结各位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作为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家庭环境的好与坏、家长认识水平的深与浅和家长素质的高与低,都会给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甚至能改变孩子一生的道路。 二、家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中国是一个古老而又传统的国家,有很多的教育方法还遵循着古老的方式,其中很多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早已不适合现当今社会。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实质上是父母虚荣心的典型表现。更甚者对孩子进行打骂教育,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结合研究成果来分析,家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较大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指的是家庭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是否稳定对小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有许多研究均证实了家庭结构异常对学生行为问题的影响,如,离婚问题是当代儿童面临的最复杂、最严重的问题。王玉凤等【3】研究者发现:在不同家庭类型中,单亲家庭儿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最高,为19. 4 % 。所以家庭结构和谐且健全的家庭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最为有利。反之,家庭破裂、父母不和,经常争吵以及单亲的家庭对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明显不利,这使得儿童产生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比例增高。 2.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即家庭的环境气氛和情调。武丽杰等【4】研究表明儿童行为与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和谐的家庭气氛是促进儿童行为发育的有利条件。良好的家庭氛围促使小学生性格活泼、开朗、谦逊、诚实、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反之,不良的家庭氛围会使孩子性格变得自私、孤独、嫉妒、任性、懒惰、没有礼貌等。 3.教养方式 不少国内外教育研究者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上得出过一致结论,认为父母教养方式不得当会促使子女形成难以适应社会的不良人格特征。因此,教养方式是促发孩子产生不良人格特征的危险因素之一。如很多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一味的从个人意愿和兴趣出发,替孩子打造所谓理想的世界。他们盲目的要求孩子去实现很难达到的“高指标”。不少小学生就是在父母的这种不适度的要求之下,屡次努力却无法达到目标而丧失自信心,并且因此产生了厌学情绪。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效果却不尽人意,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甚至因此酿成了悲剧。 4. 家长的榜样作用 家长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除了通过口头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身教”,即通过儿童模仿的心理机制发生作用。模仿是小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和麦克唐纳通过实验证明【6】 ,儿童在社会行为表现方面,受榜样的影响多过强化

文档评论(0)

x551116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