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6.1 控制测量概述 2.区域控制网 (1)城市控制网 (2)工程控制网 6.2 导线测量 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6.3.1 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 3.导线测量的内业工作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3)用改正后的导线内角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4)坐标增量的计算 (5)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及调整 (6)计算各导线点的 坐标 6.4 控制点的加密 (2)侧方交会 (3)后方交会 6.5 三、四等水准测量 红黑双面水准尺 三、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 测站的计算与检核 3.水准测量的检核 6.6 三角高程测量 (c)计算 P 点坐标 应注意,用上述公式时,A,B,P三个点的点号必须按逆时针次序排列。 γ A B P α β 角度前方交会计算实例 A B P α γ 已知: XA ,YA 、 X B ,YB 观测: α(或β)、g 待求: XP ,YP 根据在1个已知点的观测角α(或β)及在未知点P 观测的g,求得另一个已知点的未观测的角β (或α), 然后按前方交会法计算公式求得P点的坐标。 已知:XA ,YA XB ,YB XC ,YC 观测:α、 β 求:XP , YP A C P B α β 计算公式 计算P点坐标: 后方交会计算时,A、B、C三个巳知点要顺时针编排,P点至A、B方向的夹角为α,P点至C、D方向的夹角为β,cot α、cot β函数计算应保留8位,以便保证计算的精度。 A C P B α β 待定点P位置最好在三个已知点连成的三角形的重心附近。待定点P观测已知点的夹角应不小于30°,不大于120°。 待定点P若位于三个已知点A、B、C组成的圆周上,则无解;若待定点P在此圆附近,则求得待定点坐标精度很低,此圆称危险圆。待定点离危险圆的距离不得小于危险圆的半径的1/5。 危险圆判别式: 6.5.4 极坐标法 在右图中,在已知点A上测出水平角a和水平距离DAP,在B点上测出水平角b和水平距离DBP,则 由A点计算P点坐标: 求得P点两组坐标之差若在限差之内,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结果。 有光电测距仪或全站仪时,用极坐标法观测法求点的坐标极为方便。各种全站仪,本身带有程序,观测完毕,测点坐标即可获得(参看第17章)。 由B点计算P点坐标: 1.主要服务方面 2.施测方法和要求 5.0 3.0 10.0 5.0 80 四等 3.0 2.0 6.0 3.0 60 三等 红黑面高差之差(mm) 红黑面读数差(mm) 前后视距累计差(m) 前后视距差(m) 视线长度(m) 等级 (1)使用DS3水准仪,红黑双面水准尺施测 (2)观测程序为:后(黑) 前(黑) 前(红) 后(红) (3)限差要求(三、四等水准测量限差) 一对双面水准尺,红面起点一根为4.687m,另一根为4.787m。 2 1 累计差 前后视距差 红色面 黑色面 前视距离 后视距离 上丝 上丝 平均 高差 K+黑-红 中丝水准尺读数 方向及尺号 下丝 前尺 下丝 后尺 点号 测站编号 (1) (2) (9) (11) (4) (5) (10) (12) 后 前 后-前 后01 前02 后-前 后02 前01 后-前 (3) (6) (15) (8) (7) (16) (14) (13) (17) 1.587 1.213 1.400 0.755 0.379 0.567 5.255 6.187 37.4 37.6 -0.2 -0.2 -1 0 +0.833 +0.932 +1 +0.8325 2.111 1.737 1.924 2.186 1.811 1.998 6.786 6.611 37.4 37.5 -0.1 -0.3 -1 0 -0.074 -0.175 +1 -0.0745 A~转1 转1~转2 ①???? 视距部分: 后视距离(9)=(1)-(2) 前视距离(10)=(4)-(5) 前、后视距差(11)=(9)-(10) 前、后视距累积差(12)=本站(11)十前站(12) ②高差部分: 黑面所测高差(15)=(3)-(6) 红面所测高差(16)=(8)-(7) 前视尺黑红面读数差(13)=(6)+K1-(7) 后视尺黑红面读数差(14)=(3)+K2-(8) 后尺与前尺读数差之差(17)=(14)-(13) 应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