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技能第七讲 课堂导入技能.ppt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第七讲 课堂导入技能.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讲 课堂导入技能 第二篇 小学语文教学实施技能 第五章 课堂导入技能教学目标 1、理解课堂导入技能知识。 2、掌握课堂导入技能。 教学重难点:间接导入技能。 教学意图:以课堂导入案例的分析和实践贯穿始终,学习课堂导入的技能知识。 想与说 1、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世界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你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2、请自选一篇课文进行导入设计,说说设计理由,并思考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导入设计应该注意什么? 读与评 1、《有这样一个小村庄》的课堂导入片段: (课始,教师板书课题:有一个小村庄) 生:老师,您写错了。应该是《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您丢掉了“这样”二字。 师:非常感谢你帮助老师纠正了一个错误,不管是谁,我们只服从真理。叫什么名字?来,握握手,交个朋友吧! 生:我叫×××,谢谢老师这么真诚。 师:(补充“这样”二字)请同学们读课题。 生:连读三遍,突出“这样”一词。 师:产生问题了吧?什么问题? 生1:有怎样一个小村庄? 生2:有什么样的一个小村庄? 生3:有哪样的一个小村庄? 师:这是你们仨读课题自己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第一个目标。(画一个问号,代表第一个目标) 师:怎样达到这个目标呢? 生:靠我们自己读书,互相探究,读懂为止。 师:好!自己提出目标,自己读书感受,感知于外,受之于心。请同学们读课文吧。 该案例选自《名师课堂经典细节》,你认为这一导入环节经典在何处? 2、自读P94-95页案例回答: 案例一中教师运用的情境教学导入法有什么鲜明的特点? 案例二中教师与学生商定学习步骤和方法,你认为是否有必要,为什么? 比较两则案例,导入部分有何共同点?对我们以后的教学有什么启发? 讲与议 一、意涵 课堂教学导入是指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通过有效的方法,引领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或要求,为教学内容的学习做好准备的教学行为。 “导”是前提、是过程,“入”是结果、是目的,“导”的情况直接影响着“入”的效果。 二、价值 【讨论】常听有些老师讲,导入就那么几分钟,对授课起不到多大作用,所以没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去设计导入环节,你怎么看待这种观点?你认为课堂导入有哪些作用? 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渲染气氛,创设情境。 4、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 5、明确教学任务与要求 三、常见问题 1、牵强附会 2、缺乏共鸣 3、喧兵夺主 4、哗众取宠 【反思】以上的种种问题你在教学实践中有无存在,你认为还有没有别的典型问题的存在?并思考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四、技能 【总结】结合直接或间接经验,先自己总结导入中经常使用的导入方法? (一)直接导入技能 指教师借助语言表述或问题等的引导,使学生直接进入学习的内容。 1、两个突出特点 (1)开门见山。 (2)言简意赅。 不足:易平铺直叙,流于平淡。师范生不宜多用。 (二)主要方法 1、开篇点题导入法 2、温故知新导入法 3、背景简介导入法 4、问题质疑导入法 ①解题置疑。 薛法根《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解题置疑导入。 师:大家一起来念课题。(生念) 师:好,能快点吗?(生再念) 师:谁感到自豪,读的时候注意哪个字重读? 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生把“我”读重了) 师:我应该感到怎样才对? 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生把“自豪”读重了) 师:我感到自豪对不对呀? 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生把“对”读重了) 师:把“自豪”换个词,意思不变,怎么改? 生:骄傲! 师:自豪的反义词谁知道? 生:自卑。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刚才上课前你说过的。 师:真好,学语文要会听。 师:把自卑换进去怎么读? 生:我应该感到不自卑才对! 生:我不应该感到自卑才对! 生:我应该不感到自卑才对! 生:我应该感到自卑不对! 师:你们这样说都是对的。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法、说法就不一样。我们祖国的语言多么丰富多彩!看来,我们得好好学学这篇课文。 ②重点置疑 王崧周《草船借箭》的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前些天,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王老师,王老师想来又想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整整读了20多遍。你们想知道是什么问题吗?(学生大声回答:想!)我暂时不告诉你们,请你们先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猜猜困惑王老师的会是一个什么问题?是谁有水平,猜得准。 (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课文,思索) 师:好,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 生:3天怎么能造好10万枝箭? 生:为什么诸葛亮向鲁肃借船这件事儿不能让周瑜知道? 生:诸葛亮的计策妙在哪里? 生:曹操为什么不射“火箭”? 生:鲁

文档评论(0)

别样风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