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第五課項脊軒志1第五課項脊軒志項脊軒,就是從前那間南閤子
項脊軒,就是從前那間南閤子。室內只有一丈見方,能容納一個人居住。是百年的老屋子,灰塵泥土順著雨水從屋頂空隙滲漏,雨水向下傾注,每每想移動桌子,環顧四周卻沒有地方可搬。又因屋子方向朝北,照不到陽光,才過中午,室內就顯得昏暗了。我稍微修補了一下,使屋頂不再漏水;前面開闢四個窗子,圍牆繞著庭院四周築起,承迎南邊來的陽光;日光從牆上反射,屋裡才顯得明亮起來。又在庭院中種了一些蘭花、桂樹、竹子、樹木,以前的欄杆,因此而增添了些景致。藏書堆滿架上,生活在軒中,有時長聲吟詠,有時默默端坐,各種物體發出的聲音洋溢耳際。庭院裡非常寂靜,小鳥時常來啄取食物,人來了也不飛走。每逢十五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著半面牆,桂樹的影子錯落雜亂,風吹來就搖動影子,舒徐優美,實在可愛。
然而我住在這裡,可喜的事很多,可悲的事卻也不少。以前,庭院南北貫通為一,等到伯伯叔叔們分家後,裡裡外外便築起許多小門牆,到處都是。東家的狗對著西家叫,客人得越過這家的廚房去那家吃飯,雞棲息在廳堂裡。庭院裡起初只圍籬笆,不久就變成圍牆,總共變了兩次。家裡有位老婆婆,以前曾住在那裡。這位老婆婆,是先祖母的婢女,哺乳過我家兩代人,先母待她很優厚。項脊軒西邊連著內室,先母曾到這裡。老婆婆告訴我說:「那地方,你母親當年就站在那裡。」老婆婆又說:「你姐姐在我懷裡,哇哇地哭;你母親用手指敲著門板問:『孩子冷嗎?想吃東西嗎?』我就從門外回答她。」話還沒說完,我哭了,老婆婆也哭了。
我從十五歲起,就在軒內讀書,一天,祖母來看我說:「孩子,好久沒看見你的身影,為什麼整天不聲不響地待在這裡,像個女孩子呢?」等到離開時,用手關門,自言自語地說:「我家子弟讀書,已經很久沒有得到功名了,這孩子的成就將可以期待吧!」不久,她拿著一個象牙製的笏板進來,說:「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間拿著上朝用的,將來你應當會用到。」看著這些遺跡,就如同發生在昨日一般,令人忍不住長聲號哭。
項脊軒的東邊以前曾作過廚房,只要有人前往,一定要從軒前經過。我關上窗戶住在裡面,久而久之,能從腳步聲分辨出是誰。項脊軒一共遭四次火災,能夠不被焚毀,大概有神明護佑著它吧。
項脊生說:「四川的寡婦清守住了先人的丹砂礦穴,成為天下首富,後來秦始皇獎賞她的貞節,替她築了一座女懷清臺來表揚她。劉備和曹操爭奪天下,諸葛孔明是從田野中被起用的。當兩人沒沒無聞處在小角落時,世人又怎麼會知道他們呢?我渺小地居住在這破舊的屋子裡,正神采飛揚地,自以為這裡有奇特的景致。知道這件事的人,他們一定會說我跟那淺水井中的青蛙沒有兩樣吧?」
我寫這篇志以後,相隔五年,妻子嫁了過來,她常到軒中,向我問古代的事,或靠在桌旁學寫字。她回娘家省親回來,常轉述妹妹們的話說:「聽說姐姐家裡有閤子,什麼叫做閤子啊?」六年以後,我的妻子去世了,閤子壞了沒有修理。又過了兩年,我長時間臥病在床,感到無聊,才叫人來修補這間南閤子,閣子的格局和以前稍有不同。但是自此以後,我多在外居住,不常住在這裡。
庭院裡有一棵枇杷樹,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親手種植的;現在已經高聳直立,枝繁葉茂,有如一把大傘。
本文以百年老屋項脊軒書齋為貫串全文的主線,敘述發生於家中的種種瑣事,及家族親人間人情之冷暖,並說明自己雖身處陋室卻胸懷大志,期勉自我日後能一展淑世濟民的抱負。
本文首段先敘述項脊軒的沿革變遷,以及項脊軒的「老」、「漏」、「昏(暗)」。作者知道:項脊軒空間之大小與年代之陳舊,是不可更改的事實,只好就項脊軒滲漏與昏暗兩方面進行裝修。修葺後,日間則花木扶疏,「小鳥時來啄食」;夜間則「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兀坐」其中的讀書環境,宛如一幅優雅的圖畫,此段情景交融,展現出作者幽靜而恬適的心境。
次段「然余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乃承上啟下的轉筆關鍵。作者憶述項脊軒前的庭院,因父執輩分家而一再變革的情況:以空間而言,庭中由南北相通,變為「多置小門牆」;以材質而言,則由竹籬而變為築成土牆;以人情而言,竟然「東犬西吠,客踰庖而宴」││親族之間更加疏離。作者真實地描寫了他的家族關係,這大家庭的變遷沒落,莫不令作者深感悲切!
第三、四、六段作者以悼念亡親之情為主,透過三人皆曾駐足項脊軒的往事:慈母曾至軒中關懷子女,祖母曾至軒中贈祖傳象笏以寄託殷殷的勉勵,妻子曾至軒中隨問古事、憑几學書。這些家常瑣事,慈愛溫馨,歷歷在目。作者以素樸而委婉的語句,刻畫出對母親、祖母與愛妻相繼過世的淒痛心情;加之以當時又不得志,其複雜的心情,不言可喻。
第五段為全文筆致較不同的一段,作者自述軒居時的抱負,以蜀 清與諸葛孔明暗喻自己有守有為,終有見知於當世的一日。正因作者深自期許,假設若有人譏諷其為埳井之蛙,亦無礙其閉軒勤讀之樂。
全文雖名為「志」,但透過對項脊軒興廢遞嬗的描述,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