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道路交通生态环境 影响与保护;第一节 生态环境概述;一、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
1.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指任何一个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综合体。按照现代生态学的观点,生态系统就是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 。
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分类
按主体特征分,有森林、草原、海洋、农村等生态系统。
按地域特征分,有全球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还有山地、平原、岛屿等生态系统。
按性质分,有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农田、农村、水库等生态系统都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
(1)非生物成分
(2)生产者
(3)消费者
(4)分解者
;(1)非生物成分。包括太阳辐射能、水、矿物盐类等。它们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
(2)生产者有机体。包括所有的绿色植物。它们是有机物质的最初制造者(为自养生物),为地球上其他一切生物提供得以生存的食物。
(3)消费者有机体。动物为异养生物,是消费者有机体。它们与生产者按照被食者与食者的关系组成食物链。
(4)分解者有机体。主要指细菌、真菌和一些原生动物,它们也是异养生物。;2.生态平衡
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出现高度的相互适应,其动、植物数量上也相对保持稳定,生产与消费和分解之间,即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之间接近平衡,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相互适应并获得最优化的协调关系,这种状态就叫做生态平衡。;生态平衡具有以下重要特点
(1)达到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其有机体个体数目、生物量、生产力均最大。
(2)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3)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很大。
加拿大疯采油砂炼油致使北方森林遭严重破坏.docx;3.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生态系统发展的环境条件的总体。环境科学所指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的生态环境,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所有物质、能量因素和外界条件的综合体。也就是环绕着人群的空间???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的总体。
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
;1.自然环境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六大类:
(1)地质因素。包括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与地震烈度等。
(2)地貌因素。包括地貌类型,地表起伏,破碎程度,剥蚀、侵蚀、堆积特征等。
(3)气候因素。包括气候类型、气温、降水、灾害天气等。
(4)水文因素。包括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的主要特征,地下水特征,海滨地带的海洋影响等。
(5)生物因素。包括植被类型、野生动植物及其生态系统等。
(6)土壤因素。包括土壤类型、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等。;2.社会环境;(三)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根据资源再生性分类;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
自然资源具有整体性、有限性、地域性、变动性、稳定性、层次性、多用性、国际性等特点。自然资源的类型、数量都将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增加。
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有效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资源开发不当或过度开发,对资源及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大面积森林破坏造成的恶果有:
(1)森林资源减少以至枯竭。
(2)多种林下植物大量减少或消失。
(3)多种林内动物大量减少或消失。
(4)水土流失加重,洪水、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增多。
(5)森林防风沙及保护环境功能减弱或消失。
(6)森林景观消失。
(7)释氧量减少,森林保健功能减弱或消失。
(8)小气候变劣等。;上饶市弋阳县森林被非法煤矿开采者摧毁无人监管
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环境.docx;二、道路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二节 道路交通与地质灾害的防治;一、崩塌、滑坡及其防治;崩塌的主要类型
(1)落石。指悬崖陡坡上块石崩落。一般规模不大,可分为散落、坠落、翻落三种形式。
(2)山崩。指发生在山区规模巨大的崩塌。
(3)坍岸。指发生在河岸、湖岸、海岸的崩塌。
(4)坍陷。指有地下溶洞、潜蚀穴或采空区所引起的崩塌。;2.崩塌易发地段
1)地貌条件。地貌是引起崩塌的基本因素。高山峡谷、悬崖陡岸多数是崩塌易发地段。
2)地质条件。岩性与地质构造也是崩塌发生的重要条件。构造运动比较强烈、地震频繁的地区,是崩塌的多发区。
3)气候条件。强烈的物理风化是崩塌发生的基础性条件。山区道路往往沿河岸路段较长,坍岸对道路交通威胁很大。
4)人为因素。过分开挖山体边坡,在坡脚大量采石取土,使坡脚支持力减弱而引起崩塌。大爆破也会引起崩塌。;3.崩塌的防治
在山区修建道路,对崩塌易发地段,应定期监测,判断崩塌发生的可能性、强度、规模,并采取适当的防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钳工高级理论+技能.doc
- 建筑施工企业全套安全资料(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等).doc
- KW系统集成公司平衡计分卡实施 踏瑞绩效管理智能反馈比赛软件 参考答案.pdf VIP
- 专题二 函数与导数(2020-2024)五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 VIP
-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 13.第十二章 英美新批评文论.ppt VIP
- 高考数学五年(2020-2024)真题《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分类汇编含答案.docx VIP
- 第9课 隋唐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教案)(表格式)【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df VIP
- 婴幼儿肥胖管理专家共识(2025).pptx VIP
- 职业生涯规划:物流管理.pptx VIP
- 全程对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置的质量控制管理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