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死体营养型(necrotrophe)寄生:寄生物先分泌酶或毒素杀死寄主的组织或细胞,然后从中吸取养分。这种类型的寄生物腐生能力强,又称为兼性寄(腐)生物。 腐生能力较强,寄主范围较广。如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胡萝卜软腐欧氏菌(Erwinia carotovora)等。 毒素:病原菌产生的有害代谢物,为低分子量的化合物. 生长调节剂(各种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 黄瓜霜霉病严重度分级标准 叶片病健组织间形成木栓层 桃穿孔病—产生离层 小麦白粉菌入侵结构、乳突结构 * * * * 第三章 病原物的致病性和 寄主的抗病性 第一节 病原物的致病性及其变异 一、病原物的致病性及有关概念 1.致病性:(pathogenicity)指病原物诱发或引起植物病害的能力。 2.寄生性(parasitism):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 3. 寄生的类型: 活体营养型(biotrophe)寄生:自然情况下,只能从活的寄主组织中获得营养,一旦寄主死亡,病原物也不能生存,这样的寄生称为活体型营养寄生。 (如霜霉菌、白粉菌、锈菌)。常产生吸气,寄生能力很强,寄主范围一般较窄。 4.病原物产生的致病性物质: 细胞壁降解酶: 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质素酶等. 5.变种或专化型 同一种病原物由于对不同种、属的寄主致病力不同,而分为不同的致病变种(pathovar,pv.)或专化型(forma special,f.sp.) Puccina graminas f.sp.tritici Puccina graminas f.sp.avenae P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 P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 6.生理小种 同种病原物形态相同,但生理生化,致病力有差异,主要表现为对寄主不同品种致病力不同,这样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群体称为生理小种。(以1、2、3等表示) 生物型:遗传上一致的个体组成的群体 第二节 寄主的抗病性及变异 一 .寄主的抗病性及其类型 表现型抗性类型 免疫:寄主对病原物的侵染表现为完全不发病。 抗病:寄主对病原物的侵染表现为发病较轻。 感病:对病原物的侵染表现为 发病较重。 耐病:寄主受病原物侵染后,发病表现与感病类似,但受病害影响较小。 病株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 严重度:病情分级(一般采用5-6级) 分级标准(略)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x各级代表值)总和x100 (调查总叶数x最高级代表值) (1 x 6+2 x 8+3 x 26+4 x 0+5 x10) x100 病情指数= 50 x 5 植物抗病性评价及表示方法 严重度 2.垂直抗性:一个寄主的品种对某些生理小种有抗性,对其它小种没有抗性。 特点:(1)表现为高抗或免疫 (2)抗性由单基因控制 3.水平抗性:一个寄主的品种对病原物所有生理小种都有一定的抗性。 特点:(1)表现为中等程度抗性 (2)由许多微效基因综合起作用 二、植物的抗病机制 1.植物本身的固有抗性机制: 结构抗性:植物表面的角质层、细胞壁结构等; 化学抗性:植物自身产生的抗菌物质,如酚类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 2.诱发的抗病性: 产生植物保卫素、病程相关蛋白等 Examples of resistance factors:Stomata pore 中国柑橘 葡萄柚 离层 Abscission layer 穿孔、疤痕 乳突 Papillae 病原真菌侵入时,在植物细胞壁和质膜之间,与真菌附着胞和侵入钉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的半球形沉积物,即乳头状突起。 Papilla formation and hypersensitive reaction of a potato epidermal cell. A germling of Phytophthora infestans (blue fluorescent staining) was attempting to penetrate an epidermal cell of a potato leaf. The defence response of the plant cell is reflected by morphological changes: dark brown papilla at the penetration site, brownish coloration and thickened cell w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