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白色角化.ppt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口腔黏膜白色角化病又称为口腔白角化病、良性角化病、前白斑。为长期的机械性或者化学性刺激所造成的口腔黏膜局部白色角化斑块或斑片。 临床表现 1、白色角化症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以颊、唇、舌部多见。为灰白色、浅白或乳白色的边界不清的斑块或斑片,不高出于或微高于黏膜表面表面平滑、基底柔软无结节。与周围正常黏膜相比,白角化区域黏膜的质地及弹性没有明显的变化。 2、发生在硬腭黏膜及其牙龈,呈弥漫性分布的、伴有散在红色点状的灰白色或浅白色病损,其间的小红点状物为腭腺开口面,多是由于长期吸烟造成的,又称烟碱性(尼古丁性)白色角化病(leukokeratosis nicotina palati)或烟碱性(尼古丁性)口炎(nicotinic stomatitis)。患者可有干涩粗糙等自觉症状。 病理 上皮过度角化或部分不全角化,上皮层轻度增厚,棘层增厚或不增厚,上皮钉伸长,基底层细胞正常,基底膜清晰完整,固有层无炎细胞浸润或少量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诊断 临床表现+刺激因素+病理检查确诊 口腔黏膜局部白色或灰白色斑块、斑片,患者有长期吸烟史或相对应的区域发现不良修复体(如不合格的卡环,不光滑、过长的寄托边缘)、残根、残冠、龋齿或牙折后的锐利边缘、过陡牙尖等,即可诊断。通常去除刺激2~4周后,白色损坏颜色变浅,范围明显缩小甚至消失。对可疑者进行组织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白色水肿 可能由于吸烟或嚼槟榔所引起的一种良性损害,多见于双颊黏膜咬合线附近, 呈现弥散性半透明灰白色或乳白色半透明斑膜,扪之柔软无压痛。检查时拉展口腔黏膜,斑膜可暂时消除。患者无自觉症状 组织病理检查,表层无角化,上皮细胞有显著细胞水肿,基底层无明显改变。 2.颊白线(linea alba buccal) 颊白线是由于咀嚼时牙齿持续不断的刺激所引起的组织角化。在成年人中常见,患者无自觉症状。颊白线位于双侧颌间,与双侧咬合线相对应。 表现为连续的白色或灰白色线条,与牙列外形相吻合,呈水平状纵向延伸。 组织病理主要为上皮正角化。 3.灼伤(burns) 由于具有腐蚀性药物如碘酚、硝酸银、三氧化二砷糊剂、根管塑化液不慎接触口腔黏膜,造成黏膜灼伤。 病损上有灰白色假膜,去除假膜后,露出出血创面,而不是灰白色弥散性白色损害。 组织病理为上皮层凝固坏死及表层剥脱,浅层血管充血。 白色角化与白色水肿、颊白线、灼伤鉴别要点 治疗 1、去除刺激因素,观察;角化严重者可局部使用维A酸制剂。 2、饮食保健: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口腔白色角化症 (leukokeratosis) LOGO 1. 病因:刺激因素 2. 临床表现:常见症状和体征 3. 病理 4. 诊断:临床症状体征为主要诊断依据 LOGO 6. 治疗:去除刺激、局部用药 5. 鉴别诊断:白色水肿、颊白线、灼伤鉴别要点 病因 黏膜长期受明显的机械或化学性刺激而引起白色角化斑块。如口腔内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或吸烟等为常见的刺激因素。刺激因素去除后,病损可逐渐变薄或消退。 LOGO 鉴别点 白色角化 白色水肿 颊白线 灼伤 病因 机械、化学刺激 病因不明,可能与吸烟嚼槟榔有关 咀嚼时牙齿刺激 急性创伤 好发部位 口腔黏膜任何部位 双颊黏膜咬合线附近 双颊部与双侧后牙咬合线对应的黏膜上 口腔黏膜易受创伤部位 临床表现 灰白色、浅白或乳白色的边界不清的斑块或斑片,表面光滑、基地柔软无结节 弥散性半透明灰白色或乳白色斑膜,扪之柔软无压痛。检查时拉展口腔黏膜,斑膜可暂时消除。 连续的白色或灰白色线条,与牙列外形相吻合,呈水平状纵向延伸 病损为灰白色假膜,去除假膜后,露出出血创面 组织病理 上皮过度角化或不全角化,上皮轻度增厚,棘层增厚或不增厚,基底层细胞正常, 表层无角化,上皮细胞有显著细胞水肿,基底层无明显改变。 上皮正角化 上皮层凝固坏死及表层剥脱,浅层血管充血。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