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生物高考必背知识点
44.植物激素的概念
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45.生长素产生的主要部位?运输方向?运输形式?分布?
尖端产生生长素
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
②: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主动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
③;非极性运输自由扩散,在成熟的组织,叶片,种子等部位.
46.达尔文实验中,胚芽鞘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作用部位?感光刺激部位?
产生部位:尖端
作用部位:尖端下部
感光部位:尖端
47.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作用特点?
调节生长(生长素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1)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2)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3)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48.植物激素有哪些种类?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
植物激素的种类: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赤霉素
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
49.种群的特征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
种群密度:不同物种种群密度不同,同一物种种群密度可变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
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变化趋势
性别组成: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
50.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的适用范围、选取样方的关键?计算方法?
个体较大的种群计算方法植物:样方法(取样分有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取平均值; 动物:标志重捕法(对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 计算公式:N=M×n/m。J型增长 “S型增长”值为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56.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种群不是任意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有规律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群落。
59.群落的演替的概念
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60.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经历的阶段?
初生演替:裸岩阶段→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次生演替: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阶段→乔木阶段
61.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2)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4)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5)能量转化 :太阳能→化学能→热能
(6)流动形式:单向流动(不可逆不循环),逐级递减。
(7)散失途径: 呼吸作用 。
(8)能量散失的形式:热能(呼吸作用产生)
67. 在各营养级中,能量的三个(或四个)去路?
同化量=呼吸量+生长发育繁殖
=呼吸量+分解者分解+流入下一营养级/+未利用
68. 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各自原因?
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
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69.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①帮助人们科学规划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70.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
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CO2形式传递 。
生物群落内:以 含碳有机物 形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
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作用。
(2) 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
74.能量流动的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反复循环的动力)
75.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来源各是什么?
种类:①物理信息②化学信息③行为信息。
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
76.信息传递的作用?
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②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③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77.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种类
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
7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基础?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79.负反馈及意义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高考物理大一轮第八章41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1.doc
- 2013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时作业8Unit2Language译林牛津版必修3.doc
- 2013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试卷(4.13联考卷).doc
-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山东卷)解析版.doc
- 2013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生物专题11种群和群落(原卷版).doc
- 2013年高考最可能出现的20个生物选择题.doc
- 2013年高考英语第一轮复习导航[人教选修七].doc
- 2013年龙岩市一级达标学校联盟高中毕业班联合考试生物试题(word解析版).doc
- 2013技能真题.doc
- 2013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密卷1.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