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1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三)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的治疗目标 1.增强头,肩胛带,躯干和髋关节的稳定性。 2.鼓励保持在不自主运动最少的位置上。 3.促进分段运动。 4.学会双手抓握以控制不随意运动。 第三节 康复治疗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四)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的治疗目标 1.提高膝立,站立和步行的平衡能力。 2.学会稳定的站立和步行。 3.控制不稳定地摇晃身体,尤其是双手。 第三节 康复治疗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二、基本原则 (一)“三早原则”:早发现,早确诊和早治疗的“三早原则”尤为重要。 (二)综合治疗的原则 (三)个体化原则 (四)促进适应的原则 第三节 康复治疗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三、常见康复治疗学派 (一)Bobath疗法 (二)Vojta疗法 (三)引导式教育 (四)感觉整合疗法 第三节 康复治疗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一)Bobath疗法 Bobath疗法又称为神经发育疗法(Neuro-developmental?treatments,NDT) Bobath主要采用抑制异常姿势、促通正常姿势的方法 第三节 康复治疗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Bobath提出了两种基本的治疗法则: 抑制异常姿势和运动的模式,尤其针对异常紧张性姿势反射的抑制。 促进正常姿势和运动模式,特别强调对调整反应和平衡反应的促进。 第三节 康复治疗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Bobath认为治疗脑瘫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按照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治疗。? 第三节 康复治疗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二)Vojta疗法 Vojta疗法又称Vojta诱导疗法 。 由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组成的、诱导出反射性移动运动的促通治疗手法。 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是Vojta疗法的核心。 第三节 康复治疗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Vojta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诱发反射性移动运动,促进正常反射通路与运动模式,抑制异常反射通路与运动模式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越早期治疗效果越好,尤其3个月以内。 Vojta疗法应用范围广,从新生儿到年长儿都可以使用。 第三节 康复治疗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三)引导式教育 引导式教育疗法(conductive education,CE)又称Peto法 。 第三节 康复治疗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显著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引导调动脑瘫患儿自主运动的潜力,以娱乐性和节律性意向激发患儿的兴趣及参与意识。 第三节 康复治疗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将运动、语言、理解、智力开发、社会交往和行为矫正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 。 第三节 康复治疗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四)感觉整合疗法 感觉整合,是指大脑将身体各部分感觉器官(眼、耳、口、鼻、皮肤等)输入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视、听、嗅、味、触等)进行组织加工、综合处理的过程。 第三节 康复治疗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感觉整合训练,是为了使脑瘫患儿充分感知各种刺激,在大脑进行感觉的整合,并作出适应性反应。 第三节 康复治疗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感觉整合训练的本质是采取游戏形式,使患儿乐于接受,主动参与。 游戏项目的设计是个体化、针对性的设计。 第三节 康复治疗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姿势一阳性反应:上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伸展或伸肌张力增高。 姿势二阳性反应:两上肢伸展或伸肌的肌张力增高,两下肢屈曲或屈肌的肌张力增高。 出现时间:4~6个月。 消失时间:8~12个月。 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① 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② 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3)对称性紧张性迷路反射 仰卧位姿势阳性反应:四肢伸展,伸肌张力增高。 俯卧位姿势阳性反应:四肢屈曲,屈肌张力增高;或不能完成头后仰,肩后伸,躯干及上下肢伸展动作。 出现时间:出生时。 消失时间:4~6个月。 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4)联合反应 阳性反应:对侧的肢体出现同样的动作或身体的其他部位肌张力明显增高。 出现时间:出生时~3个月。 消失时间:8~9岁。 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5)阳性支持反射 阳性反应:下肢伸肌肌张力增高,僵硬伸展,甚至引起膝反张,踝关节跖屈。 出现时间:出生时 消失时间:8个月。 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3.中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