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寄生虫学基本原理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按抗原的来源分类 - 体抗原(somatic antigen) - 表膜抗原(membrane antigen) - 排泄分泌抗原(excretory and secretory antigen) 抗原的分类: 循环抗原(circulating antigen): 是体液中的寄生虫排泄物、分泌物或脱落物中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的大分子物质。 2. 按寄生虫发育阶段分类 - 虫卵抗原(egg antigen) - 幼虫抗原(larval antigen) - 成虫抗原(adult antigen) - 包囊抗原(cyst antigen) - 滋养体抗原 (trophozoite antigen) 3. 按化学成分分类 - 多肽 - 蛋白质 - 糖蛋白 - 脂蛋白 - 多糖抗原 二、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 1、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也称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是生物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固有免疫系统主要由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体液免疫分子组成。该系统在个体出生时即具备,可对侵入的病原体迅速产生应答,发挥特异性抗感染效应,并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2、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也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是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表现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特征为特异性和记忆性。 消除性免疫(sterilizing immunity): 宿主能消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抵抗力,如皮肤利什曼病。 消除性与消除性免疫 非消除性免疫(non- sterilizing immunity): 寄生虫感染后虽可诱导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对体内已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清除,维持低虫荷水平。 是寄生虫感染普遍现象。 非消除性免疫包括: -带虫免疫(premunition):如疟原虫 -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如血吸虫 - 寄生虫抗原的处理与呈递 - T细胞的激活与细胞因子的分泌 - 免疫效应阶段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免疫应答的过程 三、免疫逃避 免疫逃避(immune evasion) 寄生虫与宿主长期相互适应过程中,某些 寄生虫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内后,有些 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的攻击而继续生存、发 育、繁殖的现象。 免疫逃避机制复杂,包括: 3.抑制或调节宿主的免疫应答 2.表面抗原改变 1.解剖位置的隔离 四、超敏反应 1.Ⅰ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anaphylaxis) 2. Ⅱ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cytotoxic type/细胞溶解型cytolytic type) 3. 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 immune complex type) 4. Ⅳ型超敏反应(迟发型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 DTH) 第三十四章 寄生虫病流行因素、特点及防治 一、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传染源: 感染了寄生虫的人和动物, 包括病人、带虫者和保虫宿主 传播途径: 寄生虫从传染源排出、借助某些传播方式,侵 入另一宿主的全过程。 1)经水传播:血吸虫,阿米巴 2)经食物传播:猪带绦虫,华支睾吸虫 3)经土壤传播:蛔虫,钩虫 4)经空气传播:蛲虫 5)经节肢动物传播:疟原虫,丝虫 6)经人体直接接触传播:阴道毛滴虫,疥螨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自然因素 生物因素 社会因素 感染期(感染阶段,infective stage):能使人体感染的阶段。 寄生虫感染(parasitic infection):寄生虫侵入人体并能生活或长或短一段时间,它是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过程。通常也指临床表现不明显者。 三、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 1、带虫者、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 带虫者(carrier):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可传播病原体,成为传染源。 慢性感染(chronic in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