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 论 第一章 解表剂 一、概念:解表药-发汗、解肌、透疹-表证 二、适应证:表证 三、分类:辛温、辛凉、扶正 四、使用注意: 1、武火急煎(10~15分); 2、药后避风寒,添衣加被助汗; 3、表里同病——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 4、发汗峻剂——“中病即止”。 麻黄汤《伤寒论》 学习 麻黄汤的典型性意义 主证病机分析: 方解: 本方基本配伍组合及特点: 麻、桂相须 -辛温发汗 麻、杏宣降 -宣肺平喘 随证加减: 1、喘急痰多,表证较轻:去桂枝,加苏子、半夏; 2、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子、辛荑; 3、夹湿兼骨节痠痛,加苍术、苡仁; 4、兼里热烦燥、口干,加石膏、黄芩。 使用注意: 1、表虚、血虚、阳虚者禁用。 2、中病即止,不可过服。 附方: 1、三拗汤 功用:宣肺解表 主治: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证。鼻塞声重,语声不出,咳嗽胸闷。 组成:麻黄汤去桂枝 2、华盖散 组成:麻黄汤去桂枝,加苏子、陈皮、桑白皮、赤茯苓。 功用: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主治:素体痰多,肺感风寒证。咳嗽上气,呀呷有声,语音不出,咳嗽胸闷。 3、大青龙汤 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烦燥,口渴,脉浮紧。 组成:麻黄汤增麻黄为六两(倍用),加石膏如鸡子大(二~三两) 趣味记忆法 麻黄汤:干妈贵姓 (炙甘草 麻黄 桂枝 杏仁) 三拗汤: 干黄杏 (炙甘草 麻黄 杏仁) 大青龙汤:石大江干妈姓桂 (石膏 大枣 生姜 甘草 麻黄 杏仁 桂枝) 1、外感发热 李某,男性,48岁,公务员。酒后受凉,当夜寒热交作,咳喘身痛。次日到某大医院就诊,以“高热查因”收住院。此后每天下午体温39度以上,反复10天,。。。。。无奈之下求助中医。症见:周身酸疼,头晕痛,口淡纳差,进食甚少,生病以来体重减近5公斤,渴喜热饮,轻咳,痰稀不多,舌苔尖白根薄黄,脉浮大有力。处方:生麻黄10g,桂枝10g,杏仁10g,甘草5g,柴胡20g。1剂水煎服。1剂退热未再发。 2、痛证 杨某 ,男,6 O 岁,1 9 8 0 年 4月2 0 日初诊。腰痛、左腿痛3个月。3月前因风雨天外出,回家后出现腰及左腿痛并渐渐加重,终至卧床不起,疼痛剧烈。诊断为腰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刻诊;左腿痛剧不可屈伸,畏寒,患肢以棉被裹之,四末欠温,脉弦,舌苔白。此乃风寒之邪客于分肉之间,即太阳之经证也。虽然客之日久,尚未传入他经,仍宜麻黄汤加减治之:麻黄15 g ,桂枝l0g ,炙甘草6g ,附子10 g,3剂。服讫全身俱感温暖,疼痛十去其七,八,能持杖行走。后随症调理月余而安。 3、咳喘 姜春华医案:胡女,46岁。咳喘已七年,近受风寒侵袭,胸闷窒塞,呼吸不利。咳喘多痰,喉间作水鸣声,苔白,脉软。以麻黄汤加味,处方: ? ?麻黄6克,桂枝9克,川朴9克,枳实9克,杏仁9克,甘草6克,2剂。 ? ?药后咳喘减轻,上方去川朴,加陈皮3克,又服2剂,咳止喘平,呼吸通畅 4、水肿 陈华医案:刘某,男,9岁。1984年冬因脸面突然浮肿,进某医院诊为“急性肾炎”,经西药治疗半月,证情反复。近二日诸症加重,脸面浮肿,喘咳无痰,心烦不宁,小便不利,阵阵恶寒,舌淡胖,苔白腻,脉浮紧。辨为风水泛滥之肿,因冬季风寒当令,外邪束表,肺失宣降,水道不通,水泛肌肤所致。 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6克,炙甘草3克,茅根10克,蝉衣5克。 2帖小便通利,诸症减轻。续服3帖,诸症若失。 5、皮肤病 李克绍医案:陈某,单身独居,1973年春节前,清晨冒寒到邻村换取面粉,突然身痒,前后身及两上肢,遍起斑块,高出皮肤,颜色不红,时抓时起,时起时消,用扑尔敏及注射钙剂,均无效。四五日后改找中医治疗,余初用浮萍方,无效。后根据思考脉迟、肢冷,并有明显感寒外因,遂改用麻黄场原方。共服2刑,块消痒止,后未复发。 6、寒闭失音 赵守真医案:汪某以养鸭为业,某晚归时,感觉不适,饮冷茶一大钟,午夜恶寒发热,咳嗽声嘶,既而语言失音。曾煎服姜汤冲杉木炭末数钟,声亦不扬。晨间,其父伴来就诊,代述失音原委。因知寒袭肺金,闭塞空窍,故咳嗽声哑。按脉浮紧,舌上无苔,身疼无汗,乃太阳表实证。其声暗者,非金破不鸣,是金实不鸣也。由于贼风外袭,玄府阻闭,饮冷固邪,痰滞清道,治节失职之所致。治宜开毛窍宣肺气,不必治其暗。表邪解,肺气和,声自扬也。疏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杏仁各6克,甘草3克。 服后,复温取汗,换衣两次。翌日外邪解,声音略扬,咳仍有痰,胸微胀。又于前方去桂枝,减麻黄为4.5克,加贝母、桔梗各6克,白蔻3克,细辛1.5克,以温肺化痰。续进2帖,遂不咳,声音复常。 7、突发性耳聋 刘女,52 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