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一专题连城二中罗春旺整理精要.docVIP

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一专题连城二中罗春旺整理精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一专题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 1.“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共同基础2.3.4.分析右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问贸易的发展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D.②③④ ①时间不符合,中国入世在2001年,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不一定就得出中美贸易必然要增长,况且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在1991年。 5.6. A.①②④③ B.③②④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 【答案】B 【点拨】考察周恩来一生的活动以及对阶段特征的把握。20世纪20年代,国民大革命,应该选③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20世纪30年代,在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出现一个契机,就是1936年12月12日爆发的西安事变,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政变,囚禁蒋介石。中共派周恩来赴西安,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并迫使蒋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第二个空选②;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人民期盼和平。蒋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一同前往的 还有周恩来,王若飞等人。最终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体现了中共方面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选④;20世纪50年代,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会议上团长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举行,选①。 所以总的顺序是③②④①,选B。 7. A.睦邻友好 B.战略结盟 C.另起炉灶 D.求同存异 【答案】D 【点拨】此题图片信息易读,主要还是考查两历史事件的比较,常规解法是逐一审核,尼克松访华不属于睦邻友好,两者都不是结盟,也不是另起炉灶,故选D。 8.2008年上海高考32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A.三个世界理论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原则 D.国家主权理论 【答案】B 【点拨】从周恩来的话“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可以得出选项。选B项。 9.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虽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美洲国家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职能的共同之处是 A.促进社会与文化交流 B.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C.对抗特定的国家集团 D.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项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11. 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 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答案】C 【点拨】属于中等难度题。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比较能力。1953年底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它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它的提出说明新中国在实行“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同时,还注意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此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和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能力。这是一道老题,要求考生通过回忆所学知识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和影响,可用排除法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A、B、D,因为这三项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政策提出的时间明显不符。12.13.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点拨】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考查通过材料获取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