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传销要点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警惕传销 非法传销的定义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传销上一级头目赚的都是下线的会费. 传销的惯用手法——洗脑 以种种手段,鼓吹通过传销迅速富裕的歪理,迷惑受骗者的判断能力,改变受骗者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行为方式,调动其情感与情绪,激发其内心的欲望。 使人对传销由怀疑到深信不疑,不仅认同其价值观,而且对其产生经济依赖、心理依赖、情感依赖、直至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大学生陷入传销陷阱的案例 [案例1]2006年2月16日,清远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接报:舒某,四川省成都市某理工大学在校学生,1月26日被在清城区活动的传销团伙实施抢劫、勒索、伤害。经查,舒某被大学同学邀到清远来找工作,一到清远便被拿走手机等物品,并被控制人身自由。传销分子常用铁丝抽打他,舒某只好多次给亲戚打电话要钱。2月15日,得到汇了钱就放人的“许诺”后,舒某的姐夫汇了3000元。但舒某并没有被放走,反而被逼迫每天至少打5个电话,骗人过来。 大学生陷入传销陷阱的案例 [案例2] 2006年2月9日,佛山市打传办接报,秦皇岛某职业学院2005年机电系毕业生郭某被大学同学梁某以介绍工作为由,骗至顺德大良被传销组织软禁。佛山市打传办立即组织力量解救。郭某现已返回广州正常工作2006年3月10日,广州花都区查处了中国药科大学0246班学生洪某在广州找工作时被高中同学王顺方骗入“北京恒源国际集团”传销案。花都区已抓获该案的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 大学生陷入传销陷阱的案例 [案例3] 2006年3月10日,广州花都区查处了中国药科大学0246班学生洪某在广州找工作时被高中同学王顺方骗入“北京恒源国际集团”传销案。花都区已抓获该案的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 大学生陷入传销陷阱的案例 [案例4] 2006年3月17日,东莞莞城区打传办接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毕业生王某被虚假招工信息诱骗到该市加入传销组织,被限制人身自由。执法人员在一出租屋内找到王某,同时查获其他传销人员13名。王某由执法人员护送返回广州。 大学生陷入传销陷阱的案例 [案例5] 2006年3月30日,韶关市查处了来自山东、山西、湖南、河南等地大学在校生和毕业生传销案。他们都是在互联网上被虚假招工信息骗到韶关,加入“中展科技有限公司”等传销组织,其中2人拥有学士学位,现场还搜查出三本本科和一本硕士毕业证书,年龄皆在23~26岁之间。 大学生陷入传销陷阱的案例 [案例6] 2006年3月,肇庆市七星花园内有上百名大学生陷入传销集团,共查获传销人员46人,其中有毕业于安康师范学院的陈某、毕业于山东轻工学院的王某及毕业于合肥某大专的黄某等人。 大学生陷入传销陷阱的案例 [案例7] 2006年4月4日,接东莞市联合管理学院举报,该校女教师刘某(井冈山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被大学同学唐某以介绍工作为由骗至广州从化被传销组织控制人身自由。广州市打传办立即采取解救行动,于4月7日成功解救。 大学生陷入传销陷阱的案例 [案例8] 2006年7月27日,四川省籍男子段洲发向肇庆市打传办投诉,反映其女儿段某(重庆某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今年9月毕业)被女同学熊莉以介绍到新南方集团公司肇庆分公司工作为名,骗到肇庆参加传销活动,后经市工商局调查,证实为虚假公司。7月28日下午,肇庆市端州区组织打传专业队共36人对举报地点进行搜查,一举捣毁了该处的传销窝点,教育遣散传销人员11人。 大学生陷入传销陷阱的案例 [案例9] 2007年11月末,某学院发现一年级学生翁某已10天不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经了解,翁某在离开学校之前,曾对同班同学称“在深圳的高中同学有急事要处理”,便匆忙离开学校赶赴深圳,临走前要求同学为其隐瞒情况,不要告诉辅导员老师。 学院在掌握情况后,迅速通过电话与该同学及其家长取得联系。翁某对辅导员老师和班干部称,自己现在决定在深圳发展了,要求马上退学,说这样做“更利于个人的发展,更是为了家庭着想”。翁父也向学校反映,儿子最近以买电脑为由,向家里要7000元,家里已经将钱存入翁某的银行帐号。   种种迹象表明,翁某已经参与了传销组织的活动,并很可能已被传销组织控制。   经过辅导员老师和班干部废寝忘食研究对策,在电话里做思想工作,终于使翁某在离开学校十多天后返校。但翁某回校后,仍然要求马上退学“向外发展事业”,态度十分固执。    大学生陷入传销陷阱的案例  [案例10] 2007年5月19日 11时59分南方报业网-南方日报报道, 广州5000大学生被骗话费55万,手法近似传销 请看以下案例:   “移动话费

文档评论(0)

123****66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