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装配调整 装配就是将加工好的零件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副完整的模具。除紧固定位用的螺钉和销钉外,一般零件在装配调整过程中仍需一定的人工修研或机械加工。 (5)试模 装配调试好的模具,需要安装到机器设备上进行试模。检查模具在运行过程中是否正常,所得到的制品是否符合要求。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则必须拆下模具加以修正,然后再次试模,直到能够完全正常运行并能加工出合格的制品。 返回 七、模具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 模具零件绝大多数为金属材料,主要的加工方法有机械加工、特种加工和表面精加工等。 (1)机械加工 机械加工(即传统的切削与磨削加工)与现代数控机床加工,是模具制造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加工方法。即使采用其他方法加工制造模具,机械加工也常作为零件粗加工和半精加工的主要方法。机械加工的主要特点是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高,通用性好,用相同的设备和工具可以加工出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工件。但是,用机械加工方法加工形状复杂的工件时,其加工速度很慢,高硬度材料难以加工。 返回 七、模具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 (2)特种加工 特种加工是有别于传统机械加工的加工方法,因为它不是用力进行加工的,所以不要求工具的硬度大于工件的硬度。它是直接利用电能、声能、光能、化学能等来去除工件上的余量,以达到一定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的加工方法,其中包括电火花成型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超声波加工、激光加工、化学加工等。 返回 七、模具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 (2)特种加工 特种加工是有别于传统机械加工的加工方法,因为它不是用力进行加工的,所以不要求工具的硬度大于工件的硬度。它是直接利用电能、声能、光能、化学能等来去除工件上的余量,以达到一定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的加工方法,其中包括电火花成型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超声波加工、激光加工、化学加工等。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技术的发展? 2.与一般机械产品相比模具生产具有哪些特殊性? 八、模具的技术经济指标 (1)模具的精度和刚度 影响模具精度的主要因素:产品制件的精度、模具加工技术手段的水平、模具装配钳工的技术水平、模具制造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水平 (2)模具的生产周期 模具生产周期长短是衡量一个模具企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综合标志之一。 (3)模具的生产成本 模具的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费、外购件费、外协件费、设备折旧费、经营开支费。 (4)模具寿命 模具寿命=工作面的一次寿命*修磨次数*易损件的更换次数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 制造的可行性、经济性 10 * 4 * 4 * 4 * 6 * 7-10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模 具 制 造 技 术 厦门理工学院 一、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 1、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的课程。是建立在《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机械制造基础》《冷冲模设计》《塑料模设计》 《数控加工》的基础上。 “一个好的设计师首先必须是好的工艺师” 设计的可行性、经济性 绪 论 2、课程内容 模具制造工艺规程基础知识 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 特种加工(电火花、线切割 ) 模具零件其他加工方法 模具制造装配工艺 3、要求:认真做笔记、多思、多练、勤复习 二、模具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装备 ,科技密集产品。利用模具生产任意几何形状和具有高尺寸精度的、用途各异的零件和工艺品,而且生产效率极高 。 汽车、拖拉机零件的60%~70%;一个车型的轿车,共需4000套模具,价值2~3亿元。在“十五”期间,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当量车型投入生产。 运载工具、钟表、家电、器皿和装饰品的95% 无线电通讯,机电产品的60%~75%; 2000年工业品零件粗加工的75%,精加工的50%,将由模具成形完成。 商品模具占模具总量的1/3,发达国家商品模具占模具总量的80% 模具制造属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模具生产是一种高技术的活动,是整个制造业的“加速器”。 模具工业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许多工业的发展,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艺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 关于模具的说法 美国:模具工业是美国工业的基石 日本:模具是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 德国:模具是金属加工业中的帝王 罗马尼亚:模具就是黄金 中国:模具是效益放大器 三、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我国模具技术发展史 我国的模具工业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一个艰辛的历程。 1955、1956年分别在天津和北京建立首批模具企业。 “六五”和“七五”模具被列为重点科研公关项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制定相关标准。 1980上海制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