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學概說十三經.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經學概說十三經

* 經學概說:十三經沿革 唐時學官始立 易、書、詩、禮記、周禮、儀禮、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唐學官 九經 禮記取小戴禮 易、書、詩、禮(禮記)、左傳 唐孔穎達五經正義 五經 禮指儀禮 易、書、詩、禮(儀禮)、春秋 漢五經博士 五經 備 註 經書內容 來 源 名 稱 * 1.朱熹四書集 注,將孟子 提升為經書 2.孟子為最晚 收錄的經書 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南宋光宗 十三經 論語與孝經分開,加入爾雅 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 唐文宗 十二經 論語、孝經合為一經 易、書、毛詩、禮記、周官、儀禮、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 (南朝) 宋書 十經 備 註 經書內容 來 源 名 稱 經學概說:十三經沿革 * 經學概說:十三經 為我國散文之祖 指古代的公文 尚書 原為卜筮之書,後經闡釋,乃成哲理之書 1.伏羲畫八卦 2.周文王重作 六十四卦 3.儒家作傳, 稱十翼 明代以後始通稱易經 周易 1.詩有六義,「風雅頌」指其體裁,  「賦比興」指其作法 2.各篇原無標題,後取其首句一至數  字以為篇名 3.為我國韻文之祖,純文學之祖。 4.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5.我國北方文學代表。 非一人一時一地之作 先秦時稱詩或詩三百 詩經 內容與價值 作 者 名 義 書 名 * 1.或言哲理,或論政治制度,或記禮樂器 物,或樹生活儀節,為儒家論禮的叢書 2.大學、中庸本為其中兩篇,後來被朱熹 拉出與論語、孟子合為四書。 3.與儀禮、周禮合稱三禮。 孔子弟子及其後學 「記」是闡述、補充經(儀禮)的材料 禮記 1.記古代禮儀,其中以關於「士」的項目 最多 2.漢代五經之禮,即指儀禮 3.後古文本亡佚,今僅存今文本十七篇 1.古文家以為 周公所作 2.今文家則以 為孔子所定 在漢代稱禮,也稱士禮 儀禮 1.為詳述理想官制的書,後世政治制度頗 受其影響 2.是研究先秦政治、經濟制度最有用的材 料 相傳為周公所作,或以為劉歆偽作 本稱周官,劉歆始改名周禮 周禮 內容與價值 作 者 名 義 書 名 經學概說:十三經 * 1.內容也是以解釋春秋經為主,多釋 義例,而略於述事 2.與公羊傳同為今文家,記載之起迄 年代相同 相傳為戰國魯國榖梁赤所撰 榖梁傳 解釋春秋經,多釋義例,而少記史事。書中蘊含豐富政治思想 周末齊人公羊高所傳述,至漢公羊壽與胡母子都寫定 公羊傳 1.編年記事,以魯史為中心,旁及同 時代諸國之事 2.以敘事為主,以釋義例 3.與公羊傳、榖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相傳為春秋魯國太史左丘明 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內傳 左傳 內容與價值 作 者 名 義 書 名 經學概說:十三經 * 1.蒐集古書之傳注解釋,歸類編列, 成一辭典 2.可從書中了解古代社會及自然現象 的狀況 3.我國最早的字書 先秦小學家綴輯周代以來的訓詁資料,漢學者又有增補 「爾雅」指雅正之言 爾雅 1.全書凡十八章,為諸經中文字最少 者 2.書中提倡的孝,是維繫家庭和諧、 社會安定的力量;又將意義擴大到 君臣行為準則,更是政治的依據 3.十三經中,只有孝經在漢以前就稱 經 1.隋唐以前 以為孔子 或曾子所 作 2.或以為曾 子一派所 作 漢書藝文志以為,孝是天經地義,故尊稱之 孝經 內容與價值 作 者 名 義 書 名 經學概說:十三經 * 1.全書分二十篇,涉及人倫、道德、 政治、教育等方面 2.主旨歸於仁,闡揚孔子仁義道德之 學 3.與孟子同為語錄體 由孔門七十子之門人纂輯而成 1.論,作「有 倫理」解 2.「語」指孔 子及其弟子 的話語 論語 1.篇名取每篇第一章的前兩三個字, 並沒 有深義,體裁與論語相似 2.學說要旨:道性善、尊王賤霸、貴 民輕 君、先富後教、重義輕利、 距楊墨、放淫辭 由萬章、公孫丑加以編訂孟子文稿,後有再傳弟子加入資料 孟子 內容與價值 作 者 名 義 書 名 經學概說:十三經 * 1.朱熹將其分為經一章、傳十章 2.以「誠」字貫穿全書 3.程子稱為「初學入德之門」 本為禮記第四十二篇 大學 1.前半部重在「中」字,後半發明「 誠」字 2.談道、性、誠,總括儒家學說的精 要 3.程子以為「孔門傳授心法」之書 本為禮記第三十一篇 中庸 內容與價值 作者 名義 書名 經學概說:十三經 * 經學概說:三禮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注疏 內容或言哲理,或政治制度,或記禮樂器物、或述生活儀節 記古代貴族的人生禮儀 記古代官制 內容 孔門後學 古文家以為周公所作 今文家以為孔子所作 周公 作者 士禮、禮、古禮經 周官、周官經、周官禮 異名 禮記 儀禮 周禮 書名 * 經學概說:大、小戴禮的比較 未收入十三經 十三經之一 三禮之一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