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区201-2015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 部分
第Ⅰ卷
说法正确的是
A.B.
C.D.
A.采用同位素标记法 B.实验过程中细胞始终保持生活状态 C.观察颜色变化 D.实验中使用酒精 ①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释放O2中氧原子的来源
②科学家以噬菌体为实验材料,证实DNA是遗传物质 ①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②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 ①用溴麝香草酚蓝检测酵母菌呼吸作用中CO2的生成
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①用苏丹Ⅲ染液检测花生子叶切片中的脂肪
②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 3.某实验室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过程①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低
B.过程②是诱导干细胞的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C.每个Y细胞只产生一种抗体,故过程③不需要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
D.过程④产生的,不需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就能释放到细胞外
[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的三位科学家中,有两位发现了一种关键受体,该受体能识别微生物对动物机体的攻击并激活免疫系统,另一位发现了树突细胞能激活T淋巴细胞,使T淋巴细胞攻击入侵的病原体。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能识别微生物对动物体攻击的原因是细胞表面发生了特异性的结合
B.发现的关键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动物体进行免疫反应过程中树突细胞能直接使微生物裂解
D.每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表面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
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如图)。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之间交叉互换 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减数分裂后产生了BBBb、bb三种类型的雄子 D.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
第II卷
7. 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干扰素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其技术流程如图:
[来源:学科网ZXXK]
(1)步骤①中,在核移植前应去除卵母细胞的 。
(2)将基因导入ES细胞而不是导入到上皮细胞是因为 。
(3)步骤③中,需要构建含有干扰素基因的 。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可以从
图A、B、C、D四种单链DNA片段中选取 作为引物’→3’)。对干扰素基因片段和质粒进行酶切时,可选用限制酶的组合为 。(4)将步骤③获得的ES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选择发 色荧光的细胞进行。为检测干扰素基因表达,可以采用 的方法。
[来源:Z。xx。k.Com]
(4)图2中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是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是 。
9.研究发现某种豚鼠毛色的遗传涉及4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Cb、Cs、Cc、Cx分别控制黑色、银色、乳白色、白色。为确定该组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某科研小组做了如下几组杂交实验:(14分>>>①若子代全为黑色,则说明突变后个体的基因型为 ;
②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说明突变后个体的基因型为CbCs;
③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说明突变后个体的基因型为
河北区201-2014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 部分第卷II卷
7.(1)细胞核
(2)ES细胞具有全能性
(3)基因表达载体 B和C HindⅢ和Pst或EcoRⅠ和Pst
(4)绿 抗原抗体杂交1)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 丙酮酸和[H]
(2)增多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
(3)下移 右移
(4)S1+S3 S2+S3[来源:Zxxk.Com]
单克隆抗体
Pst I
Hind III
EcoR I
Sma I
Pst I
Hind III
EcoR I
Sma I
a
b→c
CO2
H2O
CO2
吸
收
速
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思政课题申报书-副本介绍.doc
- 斯达舒市场营销策划书介绍.doc
- 死因监测培训介绍.doc
- 死因推断量表介绍.doc
- 四、三种不同性质蛋白质跑出来的结果:介绍.doc
- 四、五单元练习介绍.doc
- 四、心内科疾病临床路径介绍.doc
- 四:固定资产介绍.doc
- 四病调查工作手册终版0429介绍.doc
- 四层办公楼框架结构施工组织设计介绍.doc
- 四川省遂宁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试卷介绍.doc
- 四川省遂宁市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介绍.doc
- 四川省遂宁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生物试卷介绍.doc
- 四川省遂宁市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介绍.doc
- 四川省提高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工作实施方案介绍.doc
- 天津市静海县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介绍.doc
- 天津市静海一中2015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介绍.doc
- 天津市九年级物理期末模拟试卷介绍.doc
-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5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介绍.doc
- 天津市某园区管理中心空调制冷工程设计(一、三层)介绍.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