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病因、特点及护理研究介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腹泻病因、特点及护理研究 南华大学 孙 婷 (护理学 本科) 小儿腹泻病因、特点及护理研究 摘 要: 小儿腹泻病是小儿易发高发病例。通过对住院病例的治疗与观察,得出小儿腹泻护理的一般腹泻护理程序与方法。 关键词:小儿护理 腹泻    INFANTILE DIARRHEA ETIOLOGY,CHARACTERISTICS AND NURSING RESEARCH Children with diarrhea in children prone to a high incidence of cases. Treatment of hospitalized cases observed, the draw the general diarrhea diarrhea in children care nursing procedures and methods. KEY WORDS Pediatric ,Nursing, diarrhea 目 录    1、概述 7 2、病因与发病机制 7 2.1、感染因素 7 2.1.1、病毒感染 7 2.1.2、细菌感染 7 2.1.3、真菌 8 2.1.4、寄生虫 8 2.2、非感染因素 8 2.2.1、饮食护理不当 8 2.2. 2、过敏性腹泻 8 2.2. 3、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 9 2.2.4、气候因素 9 2.3、发病机制 9 2.3.1、感染性腹泻 9 2.3.2、非感染性腹泻 10 3、临床特点 10 3.1、分类 10 3.1.1、感染性腹泻 10 3.1.2、非感染性腹泻 10 3.2、分期 10 3.2.1、急性 10 3.2.2、迁延性 10 3.2.3、慢性 10 3.3、分型 10 3.3.1、轻型 10 3.3.2、中型 10 3.3.3、重型 10 3.4、几种常见病原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 11 3.4.1、大肠杆菌肠炎 11 3.4.2、空肠弯曲菌肠炎 11 3.4.3、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炎 11 4、护理问题 11 5、护理目标 11 6、护理措施 12 6.1、预防护理 12 6.2、一般护理 12 6.3、补液护理 13 6.4心理护理 14 6.4.1、语言交流 14 6.4.2、技术认可 14 6.4.3、行为要求 15 6.4.4、家属配合 15 6.5、控制腹泻次数,预防继续失水 16 6.5.1、饮食管理 16 6.5.2、严密观察病情 16 6.5.3、控制感染 16 6.6、纠正体液不足的护理按医嘱静脉补液纠正脱水 16 6.7、发热的护理 17 6.8、维持皮肤的完整性 19 6.9、健康教育 20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2    1、概述 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病原可由病毒(主要为人类轮状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以及鼠伤寒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耶氏菌、金葡菌等)、寄生虫、真菌等引起。肠道外感染、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过敏、喂养不当及气候因素也可致病。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 2、病因与发病机制 2.1、感染因素 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2.1.1、病毒感染:寒冷季节的小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性肠炎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其次有诺如病毒、星状病毒、科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等。 2.1.2、细菌感染: 、致腹泻大肠杆菌:包括: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及粘附-聚集性大肠杆菌。 、弯曲菌:与肠炎有关的弯曲菌属有空肠型、结肠型和胎儿型3种,95%-99%弯曲菌肠炎是由胎儿弯曲菌及空肠弯曲菌引起的。 、其他:包括耶尔森菌,沙门菌(主要为鼠伤寒和其他非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嗜水气单胞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 2.1.3、真菌:致腹泻的真菌有念珠菌、曲菌、毛霉菌等。婴儿以白色念珠菌多见。 2.1.4、寄生虫:常见为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和隐孢子虫等。 肠道外感染:有时引起消化功能紊乱,亦可产生腹泻症状,即症状性腹泻。年龄越小越多见。腹泻不严重,大便性状改变轻微,为稀糊便,含少许粘液,无大量水分及脓血,大便次数略增多,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中耳炎等,随着原发病的好转腹泻症状渐消失。 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常表现为慢性、迁延性腹泻。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一方面使肠道有害菌,耐药金葡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绿脓杆菌等大量繁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