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CPR培训剖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舒妙丽 * 按压姿势 按压姿势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并发症 并发症 ?肋骨骨折 ?胸骨骨折 ?肋骨胸骨分离 ?气胸、血胸 ?肺挫伤、 ?肝脾穿孔 ?脂肪栓塞 胸外心脏按压禁忌证 胸壁开放性损伤 肋骨骨折 胸廓畸形 心包填塞 清理气道 消除病人口鼻咽污物 取下活动假牙 双手托住病人面颊,将头侧向一侧 用右手食指抠出异物 再将病人头部扶正 动作轻柔。 检查、清除气道内异物: 见到异物才清理 ,不能盲目! A (airway)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解除昏迷病人舌后坠 2次呼吸 非专业人士可不进行人工呼吸 昏迷病人舌和会厌阻塞上呼吸道 压头抬颏法 最常用的徒手开放气道方法 一手掌压前额,另只手中示食指向上向前抬高下颌,两手合力头后仰 头后仰程度为:下颌、耳廓的联线与地面垂直 抬颏时,防止用力过大压迫气道 压头抬颏法 托颌法 双手在患者头部两侧、握紧下颌角 双肘支撑在患者平躺平面 用力向上托下颌、拇指分开口唇 不伴头颈后仰、专业人员必掌握 托颌法 (头颈部外伤) B(breathing)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帮助病人呼吸,是心肺复 苏基本技术之一。 开放气道后要马上检查有无呼吸,如果没有,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最常见、最方便的人工呼吸方法是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口对鼻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用一手将病人的鼻孔捏紧(防止吹气气体从鼻孔排出而不能由口腔进入到肺内),用口唇严密地包住患者的口唇(不留空隙),注意不要漏气,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将气体吹入口腔到肺部。吹气后,口唇离开,并松开捏鼻的手指,使气体呼出。观察人的胸部有无起伏,如果吹气时胸部抬起,说明气道畅通,口对口吹气的操作是正确的。 口对口呼吸 要点 捏鼻 包口 气匀(1秒) 上抬 松手 口对口呼吸 口对口呼吸 吹起毕,松开口鼻。 口对鼻人工呼吸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类似,一般用于婴幼儿和口腔外伤者。 口对口呼吸 人工呼吸 球囊━面罩装置操作要点 选择适合面罩 操作者在患者头侧 E-C手法 提下颌、开放气道 固定面罩防止漏气 适量通气 挤压时间1秒 有心跳时: 10~12次/分钟 (间隔5~6秒钟) 球囊━面罩装置 球囊━面罩装置 球囊━面罩装置 球囊━面罩装置 使面罩密闭、确认胸廓上举是成功的关键 适当的球囊-面罩式人工呼吸可能与气管插管式人工呼吸同样有效 高级生命支持 是在基础生命支持的基础上,应用辅助设备、特殊技术等建立更为有效的通气和血运循环 气管插管建立通气 除颤转复心律成为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心律,心脏停搏与无脉性电活动除颤无益 建立静脉通路并应用必要的药物维持已恢复的循环 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测定等必须持续监测 D (defibrillation)电击除颤 用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常为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 。 除颤时机:室颤\无脉性室速 尽快 CPR的有效指征 眼球活动、手脚抽动、开始呻吟 自主心跳呼吸恢复: 可听到心音,触到大动脉搏动,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上肢收缩压在60 mmHg以上。恢复自主呼吸 瞳孔变化: 散大的瞳孔回缩变小,光反射恢复。 脑功能开始有好转迹象: 意识好转,眼睑刺激有反应,肌张力增加,自主呼吸恢复,吞咽动作出现,面色、口唇、耳垂、甲床转红润。 复苏后处理 维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能 特别是脑灌注,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降温、脱水、防治抽搐、高压氧治疗、促进早期脑灌注 预防再次心脏骤停 维持内环境稳定 防治脑水肿、急性肾衰竭和继发感染等。 预后 复苏成功的患者,及时评估左心室功能。左心室功能减退的患者复发可能性较大,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反应较差,死亡率较高;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原发性心室颤动,为非动力学异常引起者,及时除颤易获复律成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所致的心脏骤停,预后良好。相反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或室内阻滞引起的心脏骤停,往往预后不良。继发于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心脏骤停,即时死亡率高达59-89%,心脏复苏往往不成功,即时复苏成功,亦难以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关键问题的总结 对于疑似心源性心脏骤停,且心电图S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