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灯烛意象教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纳兰词“灯烛”意象 摘要:纳兰性德词作善写各种意象,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词境开阔良多,词意真实哀婉。其中,“灯烛”意象在纳兰词中出现的频率颇多,纳兰性德巧妙地运用灯烛与他自身之间的状态这一微妙关系,不仅将其幽怨、孤寂、悲凉的内心情感表现得情真意切,也体现了其个体生命意识。 关键词:纳兰词;意象;灯烛;悲凉;个体生命意识 纳兰性德,一个出生于“缁尘京国,乌衣门第”的翩翩公子,他没有封建贵族纨绔子弟的糜乱气息,也没有满族血液里流淌的“野蛮”分子。他,是一个被汉民族文化深深影响着的“千古伤心”才子,一代词人。在纳兰性德三十一年短暂的生命旅途中,他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催人泪下的词句,至今仍为人传唱着,在历史的长河中永绽光芒 。纳兰词大多以“哀感顽艳、婉丽凄清”1的词风独树一帜,赢得世人的肯定,“清初学人第一”梁启超如是说,国学大师王国维更是赞誉他:“北宋以来,一人而已”2。 纳兰性德词作善写各种物象以言志,这些意象群体的运用,使得其词境开阔良多,也使其词情真意远、深婉曲折。意象是客观物象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二者结合交融后而产生的特有效果。它是诗人根据诗词中志言情的需要,对现实生活呈现出的一些表象进行艺术的概括,进而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的审美图像。作为一个成熟的、有特色的词人,纳兰性德巧妙地摄取了一些自然物象,然后通过娴熟的创作技巧刻画、排列组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意象群体。 在纳兰性德词中,“灯”似乎常与“孤”、“寒”、“残”等字相连,灯下的情景也是如暗淡的夜中灯烛一样,凄清孤寂,无人话语。纵使有欢乐温馨的场景,那也是消逝了的,不可追逐的一场昨日之梦,而这样的梦只能反衬出当下的悲怨寂寞。因此“灯烛”就成为其表现相思别离之情的绝好意象,纳兰性德常用这一意象借以抒发幽怨、孤寂凄清之情。纳兰性德词中的“灯烛”意象,不仅继承了古典诗词中它一贯持有的意蕴,还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意蕴进行了扩充、发展。纳兰性德词中的大多“灯烛”意象与他内心深处极其飘渺幽深的个体生命意识难分难解,作为他悲凉苦闷情绪的一种寄托方式,如此丰富、完整和深入,几乎成为他虚无缥缈的生命缩影。因此,本文不仅从“灯烛”意象探究纳兰性德的内心情感,更试着从这一意象探视他的个体生命意识,即从情、意、象三方面对纳兰性德词中的“灯烛”意象进行论述。 一、情 《周易.系辞上传》里写有“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3文中有点言过其实,不只圣人如此作为,只要是一个诗人,一个成熟的诗人,都会“立象以尽意”。故而,纳兰性德细腻而又丰富的情感在“灯烛”这一意象中得以诠释。 (一)谁念西风独自凉——思恋人、思妻之灯 纳兰性德的词作中,爱情词占据分量最大,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他的爱情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是其所存词作中最具特色、最能代表其个性的作品。而“灯烛”这一意象在纳兰的爱情词中又扮演着多重角色,它陪伴着纳兰度过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它见证了纳兰一次又一次抑郁悲戚的孤寂清影,它以微弱朦胧的光泽承载了纳兰数不完,道不尽的相思幽怨之情。 “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着琉璃火。”(《寻芳草·萧寺记梦》)4写梦中词人与爱人相会被钟声骤然惊醒,一切温馨归于惨淡后,独对琉璃灯的场景。弗洛伊德曾说:“幸福的人从不幻想,只有感到不满意的人才幻想。”5纳兰所做的梦未尝不是他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当在“梦”与“灯”这两个意象相互映衬下,扑朔迷离,更显纳兰在现实世界的悲怆苍凉。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6,在意兴阑珊、落红满地的暮春时节,两人在打水的井边不期而遇,惊鸿一瞥下,内心欣喜万分。喜悦过后又被对方难以捉摸的心给困扰住了,她是否有意于“我”。这种复杂的情绪,使得“我”于深夜青灯旁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从此簟纹灯影”成了点睛之处,自然而真实地道出了纳兰忧郁愁怅的情怀。类似这样的词还有《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 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7 此词写思念心爱之人,夜不能眠的场景。全部心思都付之于对心爱女子的想往中,连“香销”、“被冷”、“残灯灭”都不曾注意到。可见,在这样一场甘之如饴的爱情里,词人常伴着“香销被冷残灯灭”,带着相思、相盼之情“静数秋天”。纳兰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灯下清影还有很多,如: 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剪春幡。(《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8 银灯飘落琐窗闲,枕屏几叠秋山。(《河渎神·凉月转雕阑》)。9 却愁拥鬓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一络索》)。10 夜来双燕宿,灯背屏腰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