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登记本.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预防、控制措施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预防控制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流程图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上报流程 上报多重耐药登记记录 第一季度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汇总分析 第二季度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汇总分析 第三季度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汇总分析 第四季度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汇总分析 2013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汇总分析 东营市人民医院 山东省立医院集团东营医院 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MDRO)管理制度 一、监测范围 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二、报告及流行病学调查 为全面掌握导致耐药菌株感染的发病原因及流行特点,预防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微生物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株病例后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情况进行督导及流行病学调查。具体步骤如下: (一)(二)(三)(四)(五)(六)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1.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2.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 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四、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五、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临床医务人员应当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48号)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六、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加强对全体医务人员开展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掌握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策略和措施,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七、加强外院转入病人的多重耐药菌管理 1.了解该患者入院前是否存在多重耐药菌的定植或感染。 2.感染情况不明确的外院转入患者应先进行医学观察,48小时内进行微生物学筛查,如检出多重耐药菌立即按照要求进行隔离。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预防、控制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宣传教育: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对MRSA感染危害性的认识。在医务人员中开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教育,减少因抗菌药物过量使用及用药时间过长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控制。 2.控制传染源:避免患有上呼吸道感染人员进入重症监护病房。 3.切断传播途径:MRSA 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 通过医务人员手或污染物品接触易感者而导致感染, MRSA 分布在空气中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导致呼吸系统感染。科室加强对使用后换药物品的管理,正确处置医疗废物,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控制交叉感染。 4.重点人群监控:MRSA 感染的高危人群是新生儿、早产儿、老年患者、重患者以及抵抗力低下人群,应加强对以上人群的重点监控。 5.做好入院筛查:对可能携带MRSA的病人入院后48h内要接受常规的MRSA调查,用湿棉签在鼻前庭及喉部采取标本,如报告为阳性,还要从肛周、直肠、开放性伤口及血管导管插入处采取标本,呼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