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公共政策下的高校扩招
摘要:
对于作为公共政策的高校扩招,社会各界对其褒贬不一。本文力图通过分析高校扩招的起因、过程、影响,以对高校扩招政策做一个不失公允的评价。并尽绵薄之力,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助高校扩招走上一条更高效、合理、有效的道路。
关键词:
高校扩招 精英教育大众化 起因 影响 对策
正文:
起因
(1)社会经济背景:
经济方面,90年代前期,中国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极高,朱镕基总理开始对过热的经济进行降温——也就是著名的“软着陆”。通过1993年-1996年的软着陆,使通货膨胀率成功地从1994年的24.1%下降到1996年的8.3%,但是同时,经济增速也大大放缓,国内需求疲软。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的外贸出口受到影响,而政府又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这样要使国民经济保持在一个良好的发展状态,就只有扩大国内需求。
我国国内的“软着陆”与国际环境下的金融危机,共同要求扩大国内需求。因而,扩大国内需求的经济政策导向成为高校扩招基本的经济背景。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家长们潜意识里将教育作为社会流动的主流途径,所以舍得在孩子的高等教育上花钱,在那个房价还没被十分夸张地炒起来的时代,中国人在其他领域的消费需求是很难被以广泛的热情调动起来。介于此,教育领域就成了拉动内需的重要来源。
(2)国内劳动力市场背景:
从1992年到1998年,我国由于市场经济改革,特别是国企改制等原因,国内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人群(国内称之为下岗职工)。其中1997年全国下岗人员为2115万人。
高校扩招之前,每年大批量的高中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与中年劳动者形成激烈竞争,直接影响了下岗者的再就业。对其形成的强烈冲击,加剧了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
下岗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结构性失业,如果在短时间内将其所积累的社会不满爆发出来,将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十分严重的消极后果。因而,应对眼下劳动力市场高度竞争饱和所带来的社会冲击,是当时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头等要务,而国家为此采取的对应性措施,就是让更多的高中毕业生到高校去学习。通过扩招的方式延缓本应如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中生加入这支已经超负载的就业大军,起码在短期内会避免劳动力市场雪上加霜的局面,对于缓解当时情势十分重要。
然而,通过高校扩招的政策以缓解就业压力只是解了燃眉之急,不可能永远延滞年轻人进入就业市场。当十年过去,新问题便产生出来,集中表现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3)高等教育发展自身的要求:
直到1997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才5%左右,这种规模跟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速度是不相适应的。
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扩招前中国18-22岁的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为4%,而当时人均GDP不到中国一半的印度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为8%。当时人均GDP和中国不相上下的菲律宾,这个数字是20%,人均GDP略高于中国的泰国,这个数字是31%-37%左右。
扩招前中国大学教师与学生比是1比7,包括行政管理人员是1比3左右。平均每一个老师教授7个学生。而美国比例是1比15,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为1比30-50左右。当时中国大学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以上的数据显示出我国高等教育在1999年前的发展走的是精英教育的路线,人数上很少,大学生的含金量很高,就业基本由国家分配,具有极强的保证性。但是就此而言我国也面临着高等教育普及面不足的问题,毛入学率不及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国民整体层面缺乏高等教育。就此角度而言,中国教育自身产生教育扩招的需求。
(4)提议
1998年11月,汤敏以个人名义向中央提交了一份建议书《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建议中央扩大招生数量。在这份建议书之中,他指出5点扩招的理由:
1.当时中国大学生比例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
2.大量的年轻人如果进入就业市场与国企改革带来的下岗工人竞争就会出现恶性局面。
3.国家提出经济增长8%的目标,扩招可以扩大国内需求,激励经济增长。
4.高校有能力接纳扩招的学生。
5.高等教育的普及事关中华民族振兴。
建议被中央采纳之后,中央很快制定了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扩招计划。
中国高等教育的水平不足难以实现国民素质的提升,教育产业有待于进一步扩大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高校扩招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却并不在于此,高校扩招的直接原因在于面临当时拉动国内经济内需和缓解就业市场的双重经济压力,高校扩招是面对此严峻局势的权宜之计,它出于对经济的考虑多于对教育自身的考虑。
二.高校扩招的概况
1999年初,教育部制定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该计划提出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并最终实现于2010年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15%的目标。在此背景下,截至到2007年底,我国高校已进行了9次大规模招生:我国高校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核算内容预案.doc
-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眉县城关第二中学解说.doc
- 第三部分场站目视化管理规范解说.doc
- 企业会计准则科目及帐务处理预案.doc
-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南京市秦淮区教师进修学校解说.doc
-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品预案.doc
- 第三方物流各章节解说.doc
- 企业会计准则与融资预案.doc
- 第三讲增值税的纳税审查解说.doc
-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息及参考答案预案.doc
- 浙江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衢州市直公立医院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浙江温州泰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江苏靖江市数据局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广东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浙江舟山岱山县东沙镇人民政府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最高人民检察院直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浙江金华市委宣传部、中共金华市委网信办所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广东深圳市党建组织员招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江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招聘非在编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